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5 | 下载393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断的2例急性间质性肺炎(AIP)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变化及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例1,女,8岁4个月;例2,男,1岁11个月。2例患儿均以"咳嗽、气促20 d"为主诉入院,病初有一过性低热,于院外分别按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查体均可见呼吸促,三凹征(+),口唇、指/趾端发绀,未见杵状指,无啰音。心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均存在低氧血症,二氧化碳分压正常。病原学检查、自身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均为阴性。肺高分辨CT(HRCT)提示双肺透光度减低,以下肺为著,弥散磨玻璃影,实变以及受牵拉的支气管。肺组织病理表现为弥散性肺泡损伤,可见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腔内可见纤维样组织。病例1可见透明膜形成。2例患儿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例1应用鼻导管吸氧,例2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呼吸支持,均存活,随访2例患儿激素应用逐渐减停,疗程分别为8个月和1年,肺内病变基本吸收。

作者:姚瑶;熊焰;段晓岷;冯雪莉;邓志娟;刘秀云;徐保平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 年 35卷 1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5 | 下载:393
作者:
姚瑶;熊焰;段晓岷;冯雪莉;邓志娟;刘秀云;徐保平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 年 35卷 18期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弥散肺泡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Diffuse alveolar damag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Child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断的2例急性间质性肺炎(AIP)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变化及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例1,女,8岁4个月;例2,男,1岁11个月。2例患儿均以"咳嗽、气促20 d"为主诉入院,病初有一过性低热,于院外分别按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查体均可见呼吸促,三凹征(+),口唇、指/趾端发绀,未见杵状指,无啰音。心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均存在低氧血症,二氧化碳分压正常。病原学检查、自身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均为阴性。肺高分辨CT(HRCT)提示双肺透光度减低,以下肺为著,弥散磨玻璃影,实变以及受牵拉的支气管。肺组织病理表现为弥散性肺泡损伤,可见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腔内可见纤维样组织。病例1可见透明膜形成。2例患儿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例1应用鼻导管吸氧,例2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呼吸支持,均存活,随访2例患儿激素应用逐渐减停,疗程分别为8个月和1年,肺内病变基本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