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1 | 下载151

目的:研究上颌骨动静脉畸形(AVM)的X线、CT及MRI表现。方法对17例上颌骨AVM进行增强CT检查,其中3例行曲面断层X线检查,6例行增强MRI检查。结合血管造影(DSA)检查,分别观察病变部位、形态、边界、内部结构、邻近结构侵犯以及增强后密度/信号特征。结果病灶主要位于磨牙区(15/17),临床以上颌牙龈反复渗血或急性出血者常见,其他表现包括脸部肿胀或搏动性肿物、脸部麻木。X线上主要表现为病灶部位的密度增高。增强CT上根据颌骨的改变可大致分为2类:Ⅰ类,膨胀性及溶骨性骨质破坏(n=12);Ⅱ类,弥漫性骨小梁增粗,类似“磨砂玻璃”样改变(n=5)。1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侵犯、可见供血动脉稍增粗或增粗迂曲的回流静脉、上颌窦腔不同程度抬高;14例患侧颈外静脉(或其他回流静脉)增宽或提前显影;牙根吸收者6例。M RI上Ⅰ类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流空效应,Ⅱ类主要表现为T1 WI等低信号,T2 WI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增强CT扫描能显示颌骨AVM病灶范围及血管侵犯情况,可为首选检查。

作者:姜梦达;范新东;余强;董敏俊;陶晓峰

来源: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年 32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1 | 下载:151
作者:
姜梦达;范新东;余强;董敏俊;陶晓峰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年 32卷 5期
标签:
上颌骨 动静脉畸形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maxilla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目的:研究上颌骨动静脉畸形(AVM)的X线、CT及MRI表现。方法对17例上颌骨AVM进行增强CT检查,其中3例行曲面断层X线检查,6例行增强MRI检查。结合血管造影(DSA)检查,分别观察病变部位、形态、边界、内部结构、邻近结构侵犯以及增强后密度/信号特征。结果病灶主要位于磨牙区(15/17),临床以上颌牙龈反复渗血或急性出血者常见,其他表现包括脸部肿胀或搏动性肿物、脸部麻木。X线上主要表现为病灶部位的密度增高。增强CT上根据颌骨的改变可大致分为2类:Ⅰ类,膨胀性及溶骨性骨质破坏(n=12);Ⅱ类,弥漫性骨小梁增粗,类似“磨砂玻璃”样改变(n=5)。1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侵犯、可见供血动脉稍增粗或增粗迂曲的回流静脉、上颌窦腔不同程度抬高;14例患侧颈外静脉(或其他回流静脉)增宽或提前显影;牙根吸收者6例。M RI上Ⅰ类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流空效应,Ⅱ类主要表现为T1 WI等低信号,T2 WI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增强CT扫描能显示颌骨AVM病灶范围及血管侵犯情况,可为首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