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4 | 下载19

目的 探讨胰腺全器官灌注成像的技术方法及灌注参数测量的稳定性.方法 对30例正常胰腺用640层CT进行灌注扫描,并用其自带软件进行图像的后处理,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对动脉血流量(AF)值、等效血容量(Equiv BV)值及血流萃取(FE)值进行测量,其中1名高年资医师1周后重复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比较2名医师间及高年资医师重复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同时计算扫描全过程产生的X线剂量,并使用t检验比较灌注扫描全过程和同机型上腹部常规检查(平扫+3期强化)所产生的辐射剂量有无差别.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成功地完成了23个数据包的全器官灌注扫描,AF灌注图的获取利用最大斜率法(MS),Equiv BV灌注图及FE灌注图的获取利用Patlak法;不同医师各参数测量结果的ICC为0.795~0.877,同一医师重复测量间的ICC为0.776~0.903,均有很好的一致性;扫描全过程产生的X线平均剂量为(10.99±0.04)mSv,和常规上腹部CT检查产生的剂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0层全胰腺单血供多参数灌注成像检查过程及后处理简单,灌注参数测量的稳定性好,辐射剂量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龙;吕长磊;黄明刚;张国平;马茜茹;葛冰;薛瑞

来源:实用放射学杂志 2021 年 37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4 | 下载:19
作者:
陈小龙;吕长磊;黄明刚;张国平;马茜茹;葛冰;薛瑞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21 年 37卷 12期
标签:
正常胰腺;计算机体层成像;全器官灌注成像;多参数
目的 探讨胰腺全器官灌注成像的技术方法及灌注参数测量的稳定性.方法 对30例正常胰腺用640层CT进行灌注扫描,并用其自带软件进行图像的后处理,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对动脉血流量(AF)值、等效血容量(Equiv BV)值及血流萃取(FE)值进行测量,其中1名高年资医师1周后重复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比较2名医师间及高年资医师重复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同时计算扫描全过程产生的X线剂量,并使用t检验比较灌注扫描全过程和同机型上腹部常规检查(平扫+3期强化)所产生的辐射剂量有无差别.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成功地完成了23个数据包的全器官灌注扫描,AF灌注图的获取利用最大斜率法(MS),Equiv BV灌注图及FE灌注图的获取利用Patlak法;不同医师各参数测量结果的ICC为0.795~0.877,同一医师重复测量间的ICC为0.776~0.903,均有很好的一致性;扫描全过程产生的X线平均剂量为(10.99±0.04)mSv,和常规上腹部CT检查产生的剂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0层全胰腺单血供多参数灌注成像检查过程及后处理简单,灌注参数测量的稳定性好,辐射剂量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