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3 | 下载20

目的 观察一次性大剂量二甲基亚硝胺(DMN)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肝星状细胞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组以DMN 50mg·kg-1大鼠体重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分别于注射后6、12、24和36小时,2、3、5、7、10和14天,1、3、6和12个月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抗原(Ectodermal dysplasia-1,ED-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肝组织内I型胶原和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在损伤后出现6小时~5天、5~14天和14天~12月三个不同的反应阶段.6小时后中央静脉周围肝实质细胞开始出现点状坏死,于36小时达到急性亚大片出血性坏死的高峰,坏死区内无残存的肝星状细胞;3天时残存肝实质内出现α-SMA阳性的活化肝星状细胞.坏死区内大量ED-1阳性的巨噬细胞聚集,并表达TGF-β1蛋白;第5天时,坏死区内组织碎片和红细胞被巨噬细胞清除.肝星状细胞不断活化、增生、并向坏死区周围及坏死区内移动.部分肝星状细胞开始表达TGF-β1蛋白;第7天时,大量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沿肝窦和中央静脉间纤细的纤维间隔内分布,并与巨噬细胞一起表达TGF-β1蛋白;第14天时,坏死灶完全被再生的肝细胞及

作者:郭丽梅;林梅;陆珊;杜娟;宫恩聪

来源: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9 年 12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3 | 下载:20
作者:
郭丽梅;林梅;陆珊;杜娟;宫恩聪
来源: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9 年 12卷 4期
标签:
肝纤维化 二甲基亚硝胺 肝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
目的 观察一次性大剂量二甲基亚硝胺(DMN)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肝星状细胞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组以DMN 50mg·kg-1大鼠体重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分别于注射后6、12、24和36小时,2、3、5、7、10和14天,1、3、6和12个月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抗原(Ectodermal dysplasia-1,ED-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肝组织内I型胶原和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在损伤后出现6小时~5天、5~14天和14天~12月三个不同的反应阶段.6小时后中央静脉周围肝实质细胞开始出现点状坏死,于36小时达到急性亚大片出血性坏死的高峰,坏死区内无残存的肝星状细胞;3天时残存肝实质内出现α-SMA阳性的活化肝星状细胞.坏死区内大量ED-1阳性的巨噬细胞聚集,并表达TGF-β1蛋白;第5天时,坏死区内组织碎片和红细胞被巨噬细胞清除.肝星状细胞不断活化、增生、并向坏死区周围及坏死区内移动.部分肝星状细胞开始表达TGF-β1蛋白;第7天时,大量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沿肝窦和中央静脉间纤细的纤维间隔内分布,并与巨噬细胞一起表达TGF-β1蛋白;第14天时,坏死灶完全被再生的肝细胞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