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3 | 下载36

目的 分析应用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疗效和风险.方法 2014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肝病科和妇产科就诊的慢性HBV携带孕妇120例,在孕28周时,其中40例接受拉米夫定,40例接受替比夫定治疗,分娩后立即停止抗病毒治疗,另20例在孕期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出生后按计划接受标准的乙肝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随访1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sAb.结果 入组时,三组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娩时,接受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治疗的孕妇血清HBV DNA转阴,显著低于对照组[(7.6±1.5)lg copies/ml,P<0.05],在分娩后3个月,两组抗病毒治疗的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再次回到治疗前水平,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出生时,40例拉米夫定治疗、40例替比夫定治疗和21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孕妇所生的新生儿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5.0%、5.0%和9.5%(P>0.05),在出生后1年,他们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7.5%、5.0%和14.3%,而血清抗HBs阳性率则分别为92.5%、95.0%和85.7%,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拉米夫定组孕妇发生皮疹、一过性ALT升高和肌酸激酶升高分别为5.0%、2.5%和2.5%,与替比夫定

作者:赵蕾;李小丹;刘淼

来源: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0 年 23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3 | 下载:36
作者:
赵蕾;李小丹;刘淼
来源: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0 年 23卷 4期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拉米夫定 替比夫定 宫内感染 母婴传播 孕妇
目的 分析应用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疗效和风险.方法 2014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肝病科和妇产科就诊的慢性HBV携带孕妇120例,在孕28周时,其中40例接受拉米夫定,40例接受替比夫定治疗,分娩后立即停止抗病毒治疗,另20例在孕期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出生后按计划接受标准的乙肝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随访1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sAb.结果 入组时,三组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娩时,接受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治疗的孕妇血清HBV DNA转阴,显著低于对照组[(7.6±1.5)lg copies/ml,P<0.05],在分娩后3个月,两组抗病毒治疗的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再次回到治疗前水平,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出生时,40例拉米夫定治疗、40例替比夫定治疗和21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孕妇所生的新生儿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5.0%、5.0%和9.5%(P>0.05),在出生后1年,他们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7.5%、5.0%和14.3%,而血清抗HBs阳性率则分别为92.5%、95.0%和85.7%,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拉米夫定组孕妇发生皮疹、一过性ALT升高和肌酸激酶升高分别为5.0%、2.5%和2.5%,与替比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