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8 | 下载0

目的 探讨心电学及生物标志物动态变化在急性肺栓塞诊疗和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住院确诊的1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电学特点及动态变化,结合D二聚体(D-D)、肌钙蛋白I(cT-nI)、B型脑利钠肽前体(Pre-BNP)、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入院时心电图变化主要包括SI >0.1 mV者9例,SⅠQⅢTⅢ者4例,aVR终末呈R波者10例,胸前导联T波倒置6例,窦性心动过速6例,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者2例.有效治疗后心率下降、心前区导联T波演变、TⅢ倒置变浅或转直立、QⅢ减小或消失,aVR终末R波振幅下降,QTcd降低.②3例死亡病例SⅠ、QⅢTⅢ、avR终末R波以及广泛心前区导联T波倒置发生比率明显增高.死亡患者较存活病例QTcd明显增大[(80.2 ±34.5)ms/(74.8 ±33.7)ms].③生物标志物DD(78.6%)、Pre-BNP(64.3%)、LDH (64.3%)、CK-MB(50.0%)升高最为常见.④死亡组DD、Pre-BNP和肌钙蛋白I/T的异常升高发生率均为100%,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 分析心电学及其动态变化,并结合血生物标志物,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疗效评估、危险分层、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晶晶;王炳银;陈润祥;何振山;刘峰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2015 年 13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8 | 下载:0
作者:
吴晶晶;王炳银;陈润祥;何振山;刘峰
来源: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年 13卷 5期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电学 生物标志物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Electrophysiology Biomarkers
目的 探讨心电学及生物标志物动态变化在急性肺栓塞诊疗和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住院确诊的1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电学特点及动态变化,结合D二聚体(D-D)、肌钙蛋白I(cT-nI)、B型脑利钠肽前体(Pre-BNP)、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入院时心电图变化主要包括SI >0.1 mV者9例,SⅠQⅢTⅢ者4例,aVR终末呈R波者10例,胸前导联T波倒置6例,窦性心动过速6例,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者2例.有效治疗后心率下降、心前区导联T波演变、TⅢ倒置变浅或转直立、QⅢ减小或消失,aVR终末R波振幅下降,QTcd降低.②3例死亡病例SⅠ、QⅢTⅢ、avR终末R波以及广泛心前区导联T波倒置发生比率明显增高.死亡患者较存活病例QTcd明显增大[(80.2 ±34.5)ms/(74.8 ±33.7)ms].③生物标志物DD(78.6%)、Pre-BNP(64.3%)、LDH (64.3%)、CK-MB(50.0%)升高最为常见.④死亡组DD、Pre-BNP和肌钙蛋白I/T的异常升高发生率均为100%,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 分析心电学及其动态变化,并结合血生物标志物,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疗效评估、危险分层、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