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3

目的探讨对强化药物治疗反应不同的两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血凝及纤溶指标变化规律,及其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度分层中的意义. 方法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共163例作为治疗组(UA组),依强化治疗72小时病情是否得到良好控制分为UAA、UAB两个亚组,另20例稳定性心绞痛为对照组SA组,所有病例均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测定,并于第3天、5天、7天、10天UA再重复测定上述指标.随访90天内被迫采取心脏介入治疗、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情况. 结果临床首次检测结果均提示PT、APTT在UAA、UAB与SA间无差异、也无预后意义(P>0.05),UAA组FG血液浓度水平于病程第五天达高峰后迅速下降,而DD血液浓度水平于第三天后开始逐步下降;UAB组则FG、DD血液浓度水平至病程第十天则仍然保持它们在第5天及第3天的高峰水平,UAA、UAB两组病人的短期预后亦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DD、FG血液浓度水平在起病后前十天保持高水平是难治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血液学标志,同时也是提示病人近期预后较差的预报因子.

作者:崔家玉;高慧芳;王丽萍;高雪杉;郑洪泽

来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3 年 11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3
作者:
崔家玉;高慧芳;王丽萍;高雪杉;郑洪泽
来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3 年 11卷 1期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凝系统 纤溶系统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目的探讨对强化药物治疗反应不同的两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血凝及纤溶指标变化规律,及其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度分层中的意义. 方法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共163例作为治疗组(UA组),依强化治疗72小时病情是否得到良好控制分为UAA、UAB两个亚组,另20例稳定性心绞痛为对照组SA组,所有病例均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测定,并于第3天、5天、7天、10天UA再重复测定上述指标.随访90天内被迫采取心脏介入治疗、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情况. 结果临床首次检测结果均提示PT、APTT在UAA、UAB与SA间无差异、也无预后意义(P>0.05),UAA组FG血液浓度水平于病程第五天达高峰后迅速下降,而DD血液浓度水平于第三天后开始逐步下降;UAB组则FG、DD血液浓度水平至病程第十天则仍然保持它们在第5天及第3天的高峰水平,UAA、UAB两组病人的短期预后亦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DD、FG血液浓度水平在起病后前十天保持高水平是难治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血液学标志,同时也是提示病人近期预后较差的预报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