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6 | 下载61

目的:进一步阐明霉酚酸酯(MMF)对难治性Ⅳ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组织学改变的影响,探讨MMF作用机制. 方法:对15例接受MMF治疗(0.75~1.5 g/d)的难治性Ⅳ-LN患者进行重复肾活检,穿刺组织分别作常规光镜、免疫荧光检查.肾小球系膜区基质增生及肾小管间质半定量分析借助MAPIS-500多媒体病理彩色分析系统.肾组织CD4+与CD8+细胞染色、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采用PAP四层法.观察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的改变. 结果:① MMF治疗后肾组织活动性指数明显减少(P<0.01),平均肾小球细胞计数(P<0.01)、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发生率(P<0.05)、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发生率(P<0.01)和细胞性新月体发生率(P<0.01)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肾小球系膜区基质增生较治疗前增加(P<0.05),肾小球硬化、慢性化指数与治疗前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 MMF治疗后肾小球内浸润的CD68+、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PCNA+)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分别为P<0.01,P<0.05).肾间质CD4+细胞、CD8+细胞、CD68+细胞和PCNA+细胞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③ MMF治疗后肾小球ICAM-1和VCAM-1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为P<0.01),肾间质除平均ICAM-1阳性肾小管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外(P<0.01),ICAM-1+细胞、VCAM-1+细胞、平均VCAM

作者:王金泉;刘志红;胡伟新;陈惠萍;周虹;唐政;黎磊石

来源: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0 年 9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6 | 下载:61
作者:
王金泉;刘志红;胡伟新;陈惠萍;周虹;唐政;黎磊石
来源: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0 年 9卷 1期
标签:
狼疮性肾炎 霉酚酸酯 病理形态学
目的:进一步阐明霉酚酸酯(MMF)对难治性Ⅳ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组织学改变的影响,探讨MMF作用机制. 方法:对15例接受MMF治疗(0.75~1.5 g/d)的难治性Ⅳ-LN患者进行重复肾活检,穿刺组织分别作常规光镜、免疫荧光检查.肾小球系膜区基质增生及肾小管间质半定量分析借助MAPIS-500多媒体病理彩色分析系统.肾组织CD4+与CD8+细胞染色、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采用PAP四层法.观察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的改变. 结果:① MMF治疗后肾组织活动性指数明显减少(P<0.01),平均肾小球细胞计数(P<0.01)、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发生率(P<0.05)、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发生率(P<0.01)和细胞性新月体发生率(P<0.01)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肾小球系膜区基质增生较治疗前增加(P<0.05),肾小球硬化、慢性化指数与治疗前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 MMF治疗后肾小球内浸润的CD68+、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PCNA+)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分别为P<0.01,P<0.05).肾间质CD4+细胞、CD8+细胞、CD68+细胞和PCNA+细胞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③ MMF治疗后肾小球ICAM-1和VCAM-1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为P<0.01),肾间质除平均ICAM-1阳性肾小管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外(P<0.01),ICAM-1+细胞、VCAM-1+细胞、平均VC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