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70 | 下载93

目的:研究嘌呤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相关分子在病变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的关系及变化.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嘌呤霉素肾病模型,并在24h、24h、2天、5天、10天、15天、20天七个不同的时间点,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α-actinin-4以及CD2AP两两之间的分布关系及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正常大鼠肾小球中CD2AP与nephrin及podocin的染色沿肾小球血管襻有部分重叠,而两者的分布模式略有不同,但这种共定位关系不随病变的发展而变化;CD2AP与α-actinin-4的分布也有部分重叠关系,且随着病变进展,其荧光重叠程度增加;α-actinin-4与nephrin及podocin在正常时有极小部分重叠,随着病程变化,两者的分布模式与分布量的变化均不同步.结论: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及CD2AP之间以功能复合体的形式相互联系并参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而足细胞相关分子的分子行为可能在蛋白尿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邓江红;丁洁;管娜;范青锋;张敬京

来源: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4 年 13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70 | 下载:93
作者:
邓江红;丁洁;管娜;范青锋;张敬京
来源: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4 年 13卷 3期
标签:
嘌呤霉素肾病 足细胞相关分子 免疫荧光双标记 共定位 分子行为
目的:研究嘌呤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相关分子在病变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的关系及变化.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嘌呤霉素肾病模型,并在24h、24h、2天、5天、10天、15天、20天七个不同的时间点,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α-actinin-4以及CD2AP两两之间的分布关系及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正常大鼠肾小球中CD2AP与nephrin及podocin的染色沿肾小球血管襻有部分重叠,而两者的分布模式略有不同,但这种共定位关系不随病变的发展而变化;CD2AP与α-actinin-4的分布也有部分重叠关系,且随着病变进展,其荧光重叠程度增加;α-actinin-4与nephrin及podocin在正常时有极小部分重叠,随着病程变化,两者的分布模式与分布量的变化均不同步.结论: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及CD2AP之间以功能复合体的形式相互联系并参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而足细胞相关分子的分子行为可能在蛋白尿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