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0

目的 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损伤区周围皮质不同时点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PARP)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伤后2、6、12、24、72、168 h取脑切片,行PARP、β-Tubline-Ⅲ、Hoechst荧光检测.结果 损伤区周围于伤后2 h即可观察到PARP阳性细胞,主要出现在大脑皮质第3层,6 h数量达到第1个高峰;后PARP阳性细胞出现部位逐渐向深部迁移,至伤后72 h数量达到第2个高峰,表达部位主要位于大脑皮质第5层.伤后各时点均可观察到部分PARP、β-Tubulin Ⅲ双标阳性细胞,其核hoechst着色不均匀,表达变化趋势与PARP阳性细胞基本一致.结论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损伤区周围PARP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表达部位逐渐远离损伤区,PARP阳性细胞部分为凋亡的神经元.

作者:毛伟峰;金国华;衣昕;秦建兵;田美玲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年 29卷 6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0
作者:
毛伟峰;金国华;衣昕;秦建兵;田美玲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年 29卷 6期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 Hoechst 神经元 凋亡 大鼠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oly adenosinediphosphate ribose polymerase Hoechst neuron apoptosis rats
目的 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损伤区周围皮质不同时点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PARP)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伤后2、6、12、24、72、168 h取脑切片,行PARP、β-Tubline-Ⅲ、Hoechst荧光检测.结果 损伤区周围于伤后2 h即可观察到PARP阳性细胞,主要出现在大脑皮质第3层,6 h数量达到第1个高峰;后PARP阳性细胞出现部位逐渐向深部迁移,至伤后72 h数量达到第2个高峰,表达部位主要位于大脑皮质第5层.伤后各时点均可观察到部分PARP、β-Tubulin Ⅲ双标阳性细胞,其核hoechst着色不均匀,表达变化趋势与PARP阳性细胞基本一致.结论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损伤区周围PARP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表达部位逐渐远离损伤区,PARP阳性细胞部分为凋亡的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