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6 | 下载0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经单纯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联合介入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左房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5例,其中30例选择标准化药物治疗,另4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术),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左房总体排空分数(LA total EF)、左房被动排空分数(LAPEF)和左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并应用STI技术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左房壁应变率曲线,获取左室收缩期左房平均峰值应变率( mSRs),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和左室舒张晚期左房平均峰值应变率(mSRa).结果 无论是单纯药物治疗组还是介入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左房存储功能指标:mSRs、LAtotal EF显著升高(均P<0.05);左房管道功能指标:mSRe、LAPEF显著升高(均P<0.05);左房辅泵功能指标:mSRa、LAAEF显著降低(均P<0.05),其中介入组较单纯药物治疗组变化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 STI可以定量评价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单纯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前后左房功能的变化.

作者:朱静;陈建昌;高岚;徐卫亭;吴燕妮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年 31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6 | 下载:0
作者:
朱静;陈建昌;高岚;徐卫亭;吴燕妮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年 31卷 4期
标签: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 不稳定性心绞痛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左房功能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经单纯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联合介入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左房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5例,其中30例选择标准化药物治疗,另4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术),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左房总体排空分数(LA total EF)、左房被动排空分数(LAPEF)和左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并应用STI技术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左房壁应变率曲线,获取左室收缩期左房平均峰值应变率( mSRs),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和左室舒张晚期左房平均峰值应变率(mSRa).结果 无论是单纯药物治疗组还是介入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左房存储功能指标:mSRs、LAtotal EF显著升高(均P<0.05);左房管道功能指标:mSRe、LAPEF显著升高(均P<0.05);左房辅泵功能指标:mSRa、LAAEF显著降低(均P<0.05),其中介入组较单纯药物治疗组变化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 STI可以定量评价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单纯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前后左房功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