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2 | 下载341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以对其预后情况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收集93例经手术治疗的NEC并发肠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预后将其分为良好组(69例)及不良组(2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93例患儿多数为早产儿(83.9%)及低出生体重儿(80.6%),合并症以低蛋白血症(45.2%)、低钾血症(39.8%)为主,术中发现以小肠穿孔(52.7%)、单处穿孔多见(79.6%).患儿合并低蛋白血症(OR=2.077,95%CI:1.931~31.889)、凝血功能障碍(OR=22.829,95%CI:7.063~532.608)及穿孔数目≥2处(OR=3.209,95%CI:1.623~ 126.806)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对预后不良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 0.764~0.961,P<0.001),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83.3%、77.1%.结论:NEC并发肠穿孔病情复杂、不良预后发生率较高,患儿合并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肠穿孔数目≥2处可为预后不良提供评估依据.

作者:刘娜娜;冯伟;李鑫;王皓洁;詹江华

来源: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1 年 27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2 | 下载:341
作者:
刘娜娜;冯伟;李鑫;王皓洁;詹江华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1 年 27卷 2期
标签: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肠穿孔 临床特点 预后 新生儿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以对其预后情况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收集93例经手术治疗的NEC并发肠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预后将其分为良好组(69例)及不良组(2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93例患儿多数为早产儿(83.9%)及低出生体重儿(80.6%),合并症以低蛋白血症(45.2%)、低钾血症(39.8%)为主,术中发现以小肠穿孔(52.7%)、单处穿孔多见(79.6%).患儿合并低蛋白血症(OR=2.077,95%CI:1.931~31.889)、凝血功能障碍(OR=22.829,95%CI:7.063~532.608)及穿孔数目≥2处(OR=3.209,95%CI:1.623~ 126.806)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对预后不良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 0.764~0.961,P<0.001),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83.3%、77.1%.结论:NEC并发肠穿孔病情复杂、不良预后发生率较高,患儿合并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肠穿孔数目≥2处可为预后不良提供评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