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9 | 下载28

目的:本文对血液净化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力求更好地降低血液净化感染发生几率.方法:将本院2014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当中,针对研究对象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究,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当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共63例;感染部位方面: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有18例;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有15例;消化系统感染的患者有12例;循环系统感染的患者有10例;血管通路以及其他感染的患者有8例;研究发现,患者年龄>60岁、血液净化时间>1年、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20 d、患者本身伴有心力衰竭以及患血白蛋白<30 g/L及静脉插管等都是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总体来看,导致血液净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而规范操作流程,患者配合本身其他基础性疾病的治疗,能更好提升患者免疫能力,对于整体预防效果的不断提升乃至后期的交叉感染避免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文燕;周燕;杨萍萍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年 14卷 2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9 | 下载:28
作者:
王文燕;周燕;杨萍萍
来源: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年 14卷 24期
标签:
血液净化 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目的:本文对血液净化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力求更好地降低血液净化感染发生几率.方法:将本院2014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当中,针对研究对象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究,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当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共63例;感染部位方面: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有18例;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有15例;消化系统感染的患者有12例;循环系统感染的患者有10例;血管通路以及其他感染的患者有8例;研究发现,患者年龄>60岁、血液净化时间>1年、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20 d、患者本身伴有心力衰竭以及患血白蛋白<30 g/L及静脉插管等都是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总体来看,导致血液净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而规范操作流程,患者配合本身其他基础性疾病的治疗,能更好提升患者免疫能力,对于整体预防效果的不断提升乃至后期的交叉感染避免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