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97 | 下载93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ene,BDNF)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在受损耳蜗内的生存和分化情况.方法 将转染了BDNF基因并在体外诱导分化的BMSC(BDNF-BMSC)标记后,通过鼓阶注射植入阿米卡星致聋的豚鼠耳蜗内(BDNF-BMSC组,18只),并设注射未诱导分化的BMSC的豚鼠为对照组(BMSC组,18只).在注射后1、2、4 W取耳蜗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和荧光染色观察注射细胞的分布;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ien,GFAP)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注射细胞在耳蜗内的分化.结果 BDNF-BMSC和BMSC在耳蜗内均能成活并分布到一定的区域,鼓阶和前庭阶较多,中阶和蜗轴较少.NSE和GFAP免疫化学可见BDNF-BMSC部分细胞阳性染色,而BMSC阳性细胞较少.BDNF-BMSC在1、2W时平均光密度(AOD)值较高,在4 W时显著下降(P<0.05);在各时间点,BDNF-BMSC组AOD值均显著高于BMSC组(P<0.01).结论 诱导分化前后的BMSC耳蜗移植后均能成活并分布到一定的区域,在耳蜗内BDNF-BMSC分化能力明显强于BMSC,但随时间延长分化能力下降.

作者:刘谦虚;贺湘波;陈观贵;谢鼎华;谭志强

来源: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 年 19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97 | 下载:93
作者:
刘谦虚;贺湘波;陈观贵;谢鼎华;谭志强
来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 年 19卷 1期
标签: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耳蜗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ene,BDNF)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在受损耳蜗内的生存和分化情况.方法 将转染了BDNF基因并在体外诱导分化的BMSC(BDNF-BMSC)标记后,通过鼓阶注射植入阿米卡星致聋的豚鼠耳蜗内(BDNF-BMSC组,18只),并设注射未诱导分化的BMSC的豚鼠为对照组(BMSC组,18只).在注射后1、2、4 W取耳蜗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和荧光染色观察注射细胞的分布;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ien,GFAP)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注射细胞在耳蜗内的分化.结果 BDNF-BMSC和BMSC在耳蜗内均能成活并分布到一定的区域,鼓阶和前庭阶较多,中阶和蜗轴较少.NSE和GFAP免疫化学可见BDNF-BMSC部分细胞阳性染色,而BMSC阳性细胞较少.BDNF-BMSC在1、2W时平均光密度(AOD)值较高,在4 W时显著下降(P<0.05);在各时间点,BDNF-BMSC组AOD值均显著高于BMSC组(P<0.01).结论 诱导分化前后的BMSC耳蜗移植后均能成活并分布到一定的区域,在耳蜗内BDNF-BMSC分化能力明显强于BMSC,但随时间延长分化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