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7 | 下载4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t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及H.pylori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经尿素酶实验和"C-尿素呼气实验证实为H. pri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30例(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各15例)作为观察组,以无 H.priori感染的健康成年人的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上皮细胞及H. pylori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札priori阳性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多数肿大,排列紊乱,部分发生肠腺化生,肠腺化生标本中发现上皮内瘤细胞.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H. pylori 感染引起胃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H. priori阳性的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出现空泡变性,细胞游离面微绒毛减少或消失,排列稀疏.部分细胞间连接复合体消失,间隙加大.局部浆细胞增生,毛细血管结构不完整,血浆及红细胞渗出.胃、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中H. priori呈杆状或球状,黏附于细胞表面或进入细胞内.结论 H.priori以不同形态、不同的寄生及黏附方式感染黏膜,引起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及细胞内结构发生多种炎性改变,甚至引起胃上皮细胞内瘤细胞形成.

作者:李倩;白鸿远;刘晓莲;厉英超

来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9 年 18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7 | 下载:4
作者:
李倩;白鸿远;刘晓莲;厉英超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9 年 18卷 3期
标签:
幽门螺杆菌 透射电镜 消化性溃疡 胃十二指肠上皮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t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及H.pylori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经尿素酶实验和"C-尿素呼气实验证实为H. pri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30例(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各15例)作为观察组,以无 H.priori感染的健康成年人的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上皮细胞及H. pylori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札priori阳性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多数肿大,排列紊乱,部分发生肠腺化生,肠腺化生标本中发现上皮内瘤细胞.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H. pylori 感染引起胃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H. priori阳性的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出现空泡变性,细胞游离面微绒毛减少或消失,排列稀疏.部分细胞间连接复合体消失,间隙加大.局部浆细胞增生,毛细血管结构不完整,血浆及红细胞渗出.胃、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中H. priori呈杆状或球状,黏附于细胞表面或进入细胞内.结论 H.priori以不同形态、不同的寄生及黏附方式感染黏膜,引起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及细胞内结构发生多种炎性改变,甚至引起胃上皮细胞内瘤细胞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