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7 | 下载0

[背景]大肠杆菌由于生长性能优良、遗传背景清晰,常被用作苏氨酸生产菌.[目的]敲除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HR苏氨酸合成途径的非必需基因,并异源表达苏氨酸合成必需的关键酶,构建一株苏氨酸高产菌株.[方法]利用FLP/FRT重组酶系统,敲除E. coli THR中lysC、pfkB和sstT,同时进行谷氨酸棒杆菌中lysCfbr、thrE和丙酮丁醇梭菌中gapC的重组质粒构建并转化到宿主菌中.[结果]以E. coli THR为出发菌株,敲除其苏氨酸合成途径中表达天冬氨酸激酶III (AKIII)的基因lysC、磷酸果糖激酶II基因pfkB及苏氨酸吸收蛋白表达基因sstT,使菌株积累苏氨酸的产量达到75.64±0.35 g/L,比出发菌株增加9.9%.随后异源表达谷氨酸棒杆菌中解除了反馈抑制的天冬氨酸激酶(lysCfbr)、苏氨酸分泌转运蛋白(thrE)及丙酮丁醇梭菌中由gapC编码的NADP+依赖型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获得重组菌株E. coli THR6菌株.该菌株积累苏氨酸的产量提高到105.3±0.5 g/L,糖酸转化率提高了43.20%,单位产酸能力提高到5.76 g/g DCW,最大生物量为18.26 g DCW/L.[结论]单独敲除某个基因或改造某个途径不能使苏氨酸大量合成和积累,对多个代谢途径共同改造是构建苏氨酸工程菌的最有效方法.

作者:魏佳;王壮壮;于海波;冯丽妍;徐建中;张伟国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2019 年 4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7 | 下载:0
作者:
魏佳;王壮壮;于海波;冯丽妍;徐建中;张伟国
来源:
微生物学通报 2019 年 46卷 4期
标签:
L-苏氨酸 大肠杆菌 基因敲除 异源表达 转运途径 L-Threonine Escherichia coli Gene knockout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Transport pathway
[背景]大肠杆菌由于生长性能优良、遗传背景清晰,常被用作苏氨酸生产菌.[目的]敲除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HR苏氨酸合成途径的非必需基因,并异源表达苏氨酸合成必需的关键酶,构建一株苏氨酸高产菌株.[方法]利用FLP/FRT重组酶系统,敲除E. coli THR中lysC、pfkB和sstT,同时进行谷氨酸棒杆菌中lysCfbr、thrE和丙酮丁醇梭菌中gapC的重组质粒构建并转化到宿主菌中.[结果]以E. coli THR为出发菌株,敲除其苏氨酸合成途径中表达天冬氨酸激酶III (AKIII)的基因lysC、磷酸果糖激酶II基因pfkB及苏氨酸吸收蛋白表达基因sstT,使菌株积累苏氨酸的产量达到75.64±0.35 g/L,比出发菌株增加9.9%.随后异源表达谷氨酸棒杆菌中解除了反馈抑制的天冬氨酸激酶(lysCfbr)、苏氨酸分泌转运蛋白(thrE)及丙酮丁醇梭菌中由gapC编码的NADP+依赖型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获得重组菌株E. coli THR6菌株.该菌株积累苏氨酸的产量提高到105.3±0.5 g/L,糖酸转化率提高了43.20%,单位产酸能力提高到5.76 g/g DCW,最大生物量为18.26 g DCW/L.[结论]单独敲除某个基因或改造某个途径不能使苏氨酸大量合成和积累,对多个代谢途径共同改造是构建苏氨酸工程菌的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