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8 | 下载0

目的:初步探讨子宫腺肌病相关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方法:筛查2003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5570例,其中子宫腺肌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1例(0.20%),平均年龄(43.8±5.6)岁.回顾分析子宫腺肌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11例子宫腺肌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均为急性起病,有不同程度言语不清、肢体瘫痪、麻木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和体征.其中7例(63.6%)缺少传统脑梗死危险因素.脑梗死发病急性期内,患者颅脑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脑内出现单一高信号病灶5例(45.5%),出现2个及以上不同动脉供血区多发高信号病灶6例(54.5%).血液生化检查显示,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8例(72.7%),血浆癌抗原CA125水平升高10例(90.9%),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贫血.结论:子宫腺肌病相关脑梗死以患者缺少脑梗死危险因素、脑内出现多发性梗死灶为特点,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CA125水平升高导致血液凝固性升高有关.

作者:覃克敏;隆海银;陈基云;黄宗钢;黄元娇;陈莉;虞丽霞;梁志坚

来源: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9 年 28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8 | 下载:0
作者:
覃克敏;隆海银;陈基云;黄宗钢;黄元娇;陈莉;虞丽霞;梁志坚
来源: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9 年 28卷 2期
标签:
子宫腺肌病 脑梗死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目的:初步探讨子宫腺肌病相关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方法:筛查2003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5570例,其中子宫腺肌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1例(0.20%),平均年龄(43.8±5.6)岁.回顾分析子宫腺肌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11例子宫腺肌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均为急性起病,有不同程度言语不清、肢体瘫痪、麻木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和体征.其中7例(63.6%)缺少传统脑梗死危险因素.脑梗死发病急性期内,患者颅脑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脑内出现单一高信号病灶5例(45.5%),出现2个及以上不同动脉供血区多发高信号病灶6例(54.5%).血液生化检查显示,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8例(72.7%),血浆癌抗原CA125水平升高10例(90.9%),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贫血.结论:子宫腺肌病相关脑梗死以患者缺少脑梗死危险因素、脑内出现多发性梗死灶为特点,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CA125水平升高导致血液凝固性升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