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9 | 下载8

目的:分析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影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向成骨细胞分化与其作用时间及剂量的关系,认识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作为骨形成促进剂的部分作用方式.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4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日本大耳兔,无菌取出双侧股骨、胫骨,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及诱导培养.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完全培养基)、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10-11 mol/L,β-甘油磷酸10 mmol/L,维生素C 50 mg/L)及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4 000,400,40 μg/L组,3个剂量组又分两种给药方式,即以48 h为1个循环,药物作用时间分别为6 h(间歇给药,6 h后换为不含药培养基)和48 h(连续给药,48 h换液),共作用14 d.于给药后第1~7天,用改良MTT法测各组细胞吸光度值(570nm),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别于给药后第4,7,14天用超声粉碎仪粉碎细胞,取上清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①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比较: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4 000,400,40μg/L 6 h组间充质干细胞在给药6 d后,生长速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4 000,400,40μg/L 48 h组(P<0.05).②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比较:给

作者:张玲;陆瑛;李雅娜;王振宇;刘旭;卿晨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6 年 10卷 4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9 | 下载:8
作者:
张玲;陆瑛;李雅娜;王振宇;刘旭;卿晨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年 10卷 41期
标签:
骨髓细胞 间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甲状旁腺素 重组蛋白质类
目的:分析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影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向成骨细胞分化与其作用时间及剂量的关系,认识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作为骨形成促进剂的部分作用方式.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4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日本大耳兔,无菌取出双侧股骨、胫骨,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及诱导培养.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完全培养基)、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10-11 mol/L,β-甘油磷酸10 mmol/L,维生素C 50 mg/L)及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4 000,400,40 μg/L组,3个剂量组又分两种给药方式,即以48 h为1个循环,药物作用时间分别为6 h(间歇给药,6 h后换为不含药培养基)和48 h(连续给药,48 h换液),共作用14 d.于给药后第1~7天,用改良MTT法测各组细胞吸光度值(570nm),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别于给药后第4,7,14天用超声粉碎仪粉碎细胞,取上清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①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比较: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4 000,400,40μg/L 6 h组间充质干细胞在给药6 d后,生长速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4 000,400,40μg/L 48 h组(P<0.05).②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比较: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