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4 | 下载9

背景:微囊化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种实验研究,微囊包裹的干细胞治疗糖尿病问题也成为当今的热点,但是囊内包裹的细胞浓度与胰岛素释放量的关系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的:运用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包裹胰岛素产生细胞,观察细胞浓度对胰岛素和C肽释放情况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胰腺损伤提取物,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免疫荧光和双硫腙染色鉴定诱导后细胞内胰岛素的表达.然后将胰岛素产生细胞制成浓度分别为1×107 L-1,5×107 L-1,1×108 L-1,5×108 L-1,1×109 L-1,5× 109 L-1的细胞悬液,气体吹喷法制成微囊,用6-羧基乙二酸荧光素检测囊内细胞活力,用葡萄糖刺激微囊内细胞检查其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情况.结果与结论:胰腺损伤提取物诱导后双硫腙染色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出胰岛素产生细胞内有胰岛素的表达;胰岛素产生细胞制成的微囊直径约为400 μm,大小均一,6-羧基乙二酸荧光素检测到囊内细胞的活力很好.用葡萄糖刺激不同细胞浓度的微囊,发现细胞浓度为1×108 L-1时,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达到最高.

作者:王雅光;马云胜;穆长征;蔡红玉;王征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年 15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4 | 下载:9
作者:
王雅光;马云胜;穆长征;蔡红玉;王征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年 15卷 3期
标签:
微囊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素产生细胞 胰岛素 C肽
背景:微囊化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种实验研究,微囊包裹的干细胞治疗糖尿病问题也成为当今的热点,但是囊内包裹的细胞浓度与胰岛素释放量的关系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的:运用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包裹胰岛素产生细胞,观察细胞浓度对胰岛素和C肽释放情况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胰腺损伤提取物,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免疫荧光和双硫腙染色鉴定诱导后细胞内胰岛素的表达.然后将胰岛素产生细胞制成浓度分别为1×107 L-1,5×107 L-1,1×108 L-1,5×108 L-1,1×109 L-1,5× 109 L-1的细胞悬液,气体吹喷法制成微囊,用6-羧基乙二酸荧光素检测囊内细胞活力,用葡萄糖刺激微囊内细胞检查其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情况.结果与结论:胰腺损伤提取物诱导后双硫腙染色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出胰岛素产生细胞内有胰岛素的表达;胰岛素产生细胞制成的微囊直径约为400 μm,大小均一,6-羧基乙二酸荧光素检测到囊内细胞的活力很好.用葡萄糖刺激不同细胞浓度的微囊,发现细胞浓度为1×108 L-1时,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达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