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5 | 下载214

背景:周围神经发生损伤后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比较缓慢,且很少能够完全恢复感觉、运动功能,这一问题是困扰骨外科医师的难题,也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br>  目的:分析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新的治疗手段,总结前人在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方面采用的方法及取得的效果。<br>  方法:通过PubMed、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查阅关键词“神经损伤”“再生”检索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数据。<br>  结果与结论:国内外学者针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从手术方式、药物、细胞因子、基因转移、生物材料的应用及祖国医学的应用等多方面开展了研究。一般缺损大于神经直径的4倍,通常应用神经再生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神经损伤后恢复神经连续性的方法由最初的手术吻合发展到现代的光化学组织结合、热激光焊接、胶修复等新兴技术。研究发现,纤溶酶原激活物、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维生素 B 族及其衍生物、中药制剂、免疫抑制剂等在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中均有促进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

作者:何新泽;王维;呼铁民;马建军;于昌玉;高云峰;程兴龙;王培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年 20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5 | 下载:214
作者:
何新泽;王维;呼铁民;马建军;于昌玉;高云峰;程兴龙;王培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年 20卷 7期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细胞因子
背景:周围神经发生损伤后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比较缓慢,且很少能够完全恢复感觉、运动功能,这一问题是困扰骨外科医师的难题,也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br>  目的:分析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新的治疗手段,总结前人在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方面采用的方法及取得的效果。<br>  方法:通过PubMed、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查阅关键词“神经损伤”“再生”检索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数据。<br>  结果与结论:国内外学者针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从手术方式、药物、细胞因子、基因转移、生物材料的应用及祖国医学的应用等多方面开展了研究。一般缺损大于神经直径的4倍,通常应用神经再生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神经损伤后恢复神经连续性的方法由最初的手术吻合发展到现代的光化学组织结合、热激光焊接、胶修复等新兴技术。研究发现,纤溶酶原激活物、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维生素 B 族及其衍生物、中药制剂、免疫抑制剂等在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中均有促进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