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3 | 下载21

背景:目前,前交叉韧带重建过程中定位胫骨隧道标准为隧道冠状位和关节面水平呈65°-70°,角度过大容易引起撞击,而角度过小则会损伤胫骨内侧平台关节面。<br>  目的:分析计算机联合关节镜利用带血管蒂髌韧带修复交叉韧带方法及效果。<br>  方法:选取4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定位胫骨隧道标准,传统手术组术中凭借医师经验进行重建,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术中采用计算机联合关节镜利用带血管蒂髌韧带修复,修复后患者行CT连续断层扫描并测量前交叉韧带胫骨隧道,比较两组重建效果。<br>  结果与结论:①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治疗后股骨隧道位置、胫骨隧道位置,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②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治疗后3,6个月以及治疗后1年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③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治疗后透射次数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④CT矢状位断层及三维CT显示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治疗后隧道后壁与胫骨近端后方皮质均紧密贴近,贴合距离在2 mm内;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隧道近端1/3后壁出口部位出现轻度破裂。⑤结果提示,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效果理想,使得术中股骨隧道定位更加准确,

作者:张凯;王伟伟;王向青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年 20卷 3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3 | 下载:21
作者:
张凯;王伟伟;王向青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年 20卷 37期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计算机导航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效果 定位标准 传统手术 断层扫描 胫骨隧道 矢状位断层 Lysholm评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背景:目前,前交叉韧带重建过程中定位胫骨隧道标准为隧道冠状位和关节面水平呈65°-70°,角度过大容易引起撞击,而角度过小则会损伤胫骨内侧平台关节面。<br>  目的:分析计算机联合关节镜利用带血管蒂髌韧带修复交叉韧带方法及效果。<br>  方法:选取4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定位胫骨隧道标准,传统手术组术中凭借医师经验进行重建,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术中采用计算机联合关节镜利用带血管蒂髌韧带修复,修复后患者行CT连续断层扫描并测量前交叉韧带胫骨隧道,比较两组重建效果。<br>  结果与结论:①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治疗后股骨隧道位置、胫骨隧道位置,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②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治疗后3,6个月以及治疗后1年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③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治疗后透射次数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④CT矢状位断层及三维CT显示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组治疗后隧道后壁与胫骨近端后方皮质均紧密贴近,贴合距离在2 mm内;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隧道近端1/3后壁出口部位出现轻度破裂。⑤结果提示,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效果理想,使得术中股骨隧道定位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