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1 | 下载79

背景: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的:阐述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并评价各自造模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通过下列检索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颈源性眩晕、动物、造模、模型, cervical vertigo, basal-vertebral ischemia,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animal, model, 检索1998至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和Embase数据库, 依据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纳入、排除诊断标准, 筛选出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造模的中、英文文献.结果与结论:通过归纳分析得出, 造模方式涵盖注射硬化剂法、植骨压迫法、动力失衡法、瘀血阻络法、椎动脉结扎法及混合造模法.其中以注射硬化剂法最为常见;植骨压迫法其与人体的发病机制最为相仿, 但缺点在于造模难度大, 骨块大小不一, 且骨块无法完全固定在相应位置上;力学失衡法通过切除单侧的肌肉、骨质, 造成颈椎失衡, 其可操作性相对较高, 但其造模周期较长;结扎或夹闭单侧椎动脉法虽相对简单、易行, 但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并非简单的椎动脉狭窄, 其忽略了体液因子、交感神经及椎神经等对于椎动脉血流速度、管腔大小的影响.各

作者:张翔;钱宇章;谢林;康然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 年 23卷 1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1 | 下载:79
作者:
张翔;钱宇章;谢林;康然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 年 23卷 15期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源性眩晕 动物模型 造模 研究进展 注射硬化剂 植骨压迫 动力失衡法 椎动脉结扎法 Cervical Vertebrae Vertigo Models,Animal
背景: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的:阐述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并评价各自造模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通过下列检索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颈源性眩晕、动物、造模、模型, cervical vertigo, basal-vertebral ischemia,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animal, model, 检索1998至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和Embase数据库, 依据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纳入、排除诊断标准, 筛选出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造模的中、英文文献.结果与结论:通过归纳分析得出, 造模方式涵盖注射硬化剂法、植骨压迫法、动力失衡法、瘀血阻络法、椎动脉结扎法及混合造模法.其中以注射硬化剂法最为常见;植骨压迫法其与人体的发病机制最为相仿, 但缺点在于造模难度大, 骨块大小不一, 且骨块无法完全固定在相应位置上;力学失衡法通过切除单侧的肌肉、骨质, 造成颈椎失衡, 其可操作性相对较高, 但其造模周期较长;结扎或夹闭单侧椎动脉法虽相对简单、易行, 但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并非简单的椎动脉狭窄, 其忽略了体液因子、交感神经及椎神经等对于椎动脉血流速度、管腔大小的影响.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