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7 | 下载121

研究背景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尤其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局部Th1和Th2免疫应答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脑脊液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动态监测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结果 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Th1细胞因子IFN-γ、TNF-α为(11.17±1.50)和(18.74±2.97) pg/ml,低于对照组的(17.69±2.34)和(28.83±3.55) pg/ml(均P=0.000),Th2细胞因子IL-10为(43.65±10.12) pg/ml,高于对照组的(7.80±1.30) pg/ml(P=0.000);急性期IFN-γ、TNF-α为(11.17±1.50)和(18.74±2.97) pg/ml,低于稳定期的(17.70±2.34)和(22.93±1.53) pg/ml(均P=0.000),IL-10为(43.65±10.12) pg/ml,高于稳定期的(22.93±7.39) pg/ml(P=0.000).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IFN-γ/IL-10、TNF-α/IL-10比值低于对照组(均P=0.000),急性期亦低于稳定期(均P=0.000).结论 Th2免疫应答模式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急性期起重要作用,至稳定期转变为以Th1为主的免疫反应.提示Th1

作者:卜晖;王云灿;丁文婷;何俊瑛;赵越;吕文静

来源: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年 14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7 | 下载:121
作者:
卜晖;王云灿;丁文婷;何俊瑛;赵越;吕文静
来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年 14卷 8期
标签:
脑膜炎,隐球菌性 脑脊髓液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干扰素Ⅱ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Meningitis,cryptococcal Cerebrospinal fluid T-lymphocytes,helper-inducer Interferon type 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terleukin-10
研究背景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尤其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局部Th1和Th2免疫应答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脑脊液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动态监测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结果 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Th1细胞因子IFN-γ、TNF-α为(11.17±1.50)和(18.74±2.97) pg/ml,低于对照组的(17.69±2.34)和(28.83±3.55) pg/ml(均P=0.000),Th2细胞因子IL-10为(43.65±10.12) pg/ml,高于对照组的(7.80±1.30) pg/ml(P=0.000);急性期IFN-γ、TNF-α为(11.17±1.50)和(18.74±2.97) pg/ml,低于稳定期的(17.70±2.34)和(22.93±1.53) pg/ml(均P=0.000),IL-10为(43.65±10.12) pg/ml,高于稳定期的(22.93±7.39) pg/ml(P=0.000).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IFN-γ/IL-10、TNF-α/IL-10比值低于对照组(均P=0.000),急性期亦低于稳定期(均P=0.000).结论 Th2免疫应答模式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急性期起重要作用,至稳定期转变为以Th1为主的免疫反应.提示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