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4 | 下载21

目的:研究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群体案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少管所因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按1:1设对照组.以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医学因素为指导,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式,探讨诸多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作用的大小.结果:案例组118人,对照组129人.在单因素和多因素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中父亲年龄偏大;父亲吸烟;系非婚生儿;有新生儿窒息;有新生儿疾病;家长在语言上侮辱孩子;家长不了解儿童教育方面知识;孩子不做家务;孩子间发生冲突时,家长处理方法不当;智商得分低;父母每月给零用钱多;经常旷课、逃学;学校无法律知识教育;看暴力黑社会的录像、小说;看黄色电视、录像、小说等共15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及提出预防和干预措施时,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心理及生物-医学方面的因素.

作者:宋欣;周欣;洪云;付立民;谢天壬;赖万中;陈学锋;邹娜;胡铭;朱显有;马龙虎;古源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03 年 30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4 | 下载:21
作者:
宋欣;周欣;洪云;付立民;谢天壬;赖万中;陈学锋;邹娜;胡铭;朱显有;马龙虎;古源
来源:
现代预防医学 2003 年 30卷 3期
标签:
未成年人 暴力犯罪 生物学 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群体案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少管所因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按1:1设对照组.以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医学因素为指导,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式,探讨诸多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作用的大小.结果:案例组118人,对照组129人.在单因素和多因素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中父亲年龄偏大;父亲吸烟;系非婚生儿;有新生儿窒息;有新生儿疾病;家长在语言上侮辱孩子;家长不了解儿童教育方面知识;孩子不做家务;孩子间发生冲突时,家长处理方法不当;智商得分低;父母每月给零用钱多;经常旷课、逃学;学校无法律知识教育;看暴力黑社会的录像、小说;看黄色电视、录像、小说等共15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及提出预防和干预措施时,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心理及生物-医学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