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3 | 下载0

目的 探讨急性桥脑梗死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某科连续收治的急性桥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肝素抗凝治疗组和抗血小板治疗组,记录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BI评分,记录患者既往病史、脑梗死危险因素,患者头颅CT和MRI结果,对所有患者于治疗后6个月时进行随诊并评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等基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抗凝组NIHSS评分、mRS评分、BI评分分别为(3.36±3.26)、(1.82±1.04)和(75.45±25.99)分,抗血小板组分别为(2.71±3.09)、(1.67±1.02)和(81.28±24.9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分别为(1.64±2.32)、(1.15±0.83)分、(87.58±16.59)和(1.69±2.81)、(0.94±0.79)分、(89.6±18.20),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种治疗方法6个月后的得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桥脑梗死疗效可靠.

作者:吕燕华;吴秀玲;曹亦宾;吕宪民;庄严;蒋立华;王海英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13 年 40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3 | 下载:0
作者:
吕燕华;吴秀玲;曹亦宾;吕宪民;庄严;蒋立华;王海英
来源: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年 40卷 6期
标签:
急性桥脑梗死 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评分
目的 探讨急性桥脑梗死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某科连续收治的急性桥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肝素抗凝治疗组和抗血小板治疗组,记录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BI评分,记录患者既往病史、脑梗死危险因素,患者头颅CT和MRI结果,对所有患者于治疗后6个月时进行随诊并评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等基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抗凝组NIHSS评分、mRS评分、BI评分分别为(3.36±3.26)、(1.82±1.04)和(75.45±25.99)分,抗血小板组分别为(2.71±3.09)、(1.67±1.02)和(81.28±24.9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分别为(1.64±2.32)、(1.15±0.83)分、(87.58±16.59)和(1.69±2.81)、(0.94±0.79)分、(89.6±18.20),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种治疗方法6个月后的得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桥脑梗死疗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