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6 | 下载18

目的 探究宫颈鳞癌(CSCC)患者外周血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L1和L2多肽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免疫反应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相关性,为其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由病理明确诊断的宫颈鳞癌患者118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LSPOT)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合成的HPV16 L1和L2抗原重叠肽刺后,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CTL细胞的频率及强度,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118例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中HPV16L1和L2特异性CTL免疫应答阳性率分别为31.4%和16.9%;平均反应强度分别为36.3及30.3 SFC/106 PBMC.(2) HPV16 L1和L2特异性抗原多肽反应频率在临床分期Ⅰ~Ⅱ期组均高于Ⅲ~Ⅳ期组(P=0.003,P=0.002);在HPV16阳性组均高于阴性组(P=0.002,P=0.015),余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 HPV16 L1特异性抗原多肽反应强度在组织学类型中,菜花型>空洞型>结节型>其他类型(P =0.019);HPV16 L2特异性抗原多肽反应强度≤56岁组高于>56岁组(P =0.012),余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中,HPV16 L1和L2抗原肽可以诱导产生特异性CTL反应,并与HPV16感染、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有可能成

作者:范佩文;秦永辉;玛依努尔·阿里甫;王若峥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 年 41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6 | 下载:18
作者:
范佩文;秦永辉;玛依努尔·阿里甫;王若峥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 年 41卷 8期
标签:
宫颈鳞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酶联免疫斑点法
目的 探究宫颈鳞癌(CSCC)患者外周血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L1和L2多肽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免疫反应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相关性,为其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由病理明确诊断的宫颈鳞癌患者118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LSPOT)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合成的HPV16 L1和L2抗原重叠肽刺后,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CTL细胞的频率及强度,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118例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中HPV16L1和L2特异性CTL免疫应答阳性率分别为31.4%和16.9%;平均反应强度分别为36.3及30.3 SFC/106 PBMC.(2) HPV16 L1和L2特异性抗原多肽反应频率在临床分期Ⅰ~Ⅱ期组均高于Ⅲ~Ⅳ期组(P=0.003,P=0.002);在HPV16阳性组均高于阴性组(P=0.002,P=0.015),余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 HPV16 L1特异性抗原多肽反应强度在组织学类型中,菜花型>空洞型>结节型>其他类型(P =0.019);HPV16 L2特异性抗原多肽反应强度≤56岁组高于>56岁组(P =0.012),余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中,HPV16 L1和L2抗原肽可以诱导产生特异性CTL反应,并与HPV16感染、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有可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