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1 | 下载7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 AMI 患者5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住院期间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院病死率等。结果本研究中心力衰竭组有191例患者,非心力衰竭组有319例。心力衰竭组的诊疗手段中比非心力衰竭组较少应用冠状动脉造影(56.54%:73.35%)和再灌注方法(43.46%:63.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且服用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ACCF/AHA)的推荐药物明显少于非心力衰竭组;心力衰竭组在院病死率(15.18%)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2.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首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住院天数、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冠状动脉造影等均是影响 AMI 患者病死率的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发心力衰竭和年龄是 AMI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并发心源性休克是 AMI 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 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短期预后不良的情况,迅速准确的诊断、及时全面的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短期死亡率。

作者:张志荣

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 年 1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1 | 下载:71
作者:
张志荣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 年 16卷 4期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在院病死率 心血管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 AMI 患者5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住院期间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院病死率等。结果本研究中心力衰竭组有191例患者,非心力衰竭组有319例。心力衰竭组的诊疗手段中比非心力衰竭组较少应用冠状动脉造影(56.54%:73.35%)和再灌注方法(43.46%:63.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且服用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ACCF/AHA)的推荐药物明显少于非心力衰竭组;心力衰竭组在院病死率(15.18%)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2.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首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住院天数、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冠状动脉造影等均是影响 AMI 患者病死率的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发心力衰竭和年龄是 AMI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并发心源性休克是 AMI 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 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短期预后不良的情况,迅速准确的诊断、及时全面的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短期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