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264

目的 探究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8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64例,根据早期复极所在导联位置分为早期复极综合征1/2型(26例)和3型(38例),并依据性别及年龄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患者之间的临床特点.结果 在64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中,男性55例(85.9%),在儿童(年龄<18岁)中,其男性比例显著低于成人(50.0%vs 91.1%,P=0.01),平均发病年龄为(14.8±1.5)岁,最小年龄为13岁.男性和女性在发病年龄、晕厥、心房颤动、水平或下斜型ST段抬高、心率、PR间期和QRS波群时限等均未见差异.早期复极综合征3型患者中最大J波振幅显著高于1/2型患者(0.33±0.19 vs 0.22±0.16,P=0.009),同时J波振幅≥0.2 mV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1/2型患者(92.1%vs 50.0%,P<0.0001),逻辑回归提示J波振幅≥0.2 mV是患者出现早期复极综合征3型的危险因素(OR 15.102,P=0.001).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中以男性为主,在儿童中男性与女性比例相当,且以青少年为主,性激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男性与女性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有相似的临床特点;此外高J波振幅患者可能有更高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作者:张中和;陈甘潇;陈秀;胡丹;夏豪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1 年 42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264
作者:
张中和;陈甘潇;陈秀;胡丹;夏豪
来源: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1 年 42卷 3期
标签:
早期复极综合征 恶性心律失常 离子通道病
目的 探究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8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64例,根据早期复极所在导联位置分为早期复极综合征1/2型(26例)和3型(38例),并依据性别及年龄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患者之间的临床特点.结果 在64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中,男性55例(85.9%),在儿童(年龄<18岁)中,其男性比例显著低于成人(50.0%vs 91.1%,P=0.01),平均发病年龄为(14.8±1.5)岁,最小年龄为13岁.男性和女性在发病年龄、晕厥、心房颤动、水平或下斜型ST段抬高、心率、PR间期和QRS波群时限等均未见差异.早期复极综合征3型患者中最大J波振幅显著高于1/2型患者(0.33±0.19 vs 0.22±0.16,P=0.009),同时J波振幅≥0.2 mV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1/2型患者(92.1%vs 50.0%,P<0.0001),逻辑回归提示J波振幅≥0.2 mV是患者出现早期复极综合征3型的危险因素(OR 15.102,P=0.001).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中以男性为主,在儿童中男性与女性比例相当,且以青少年为主,性激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男性与女性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有相似的临床特点;此外高J波振幅患者可能有更高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