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7 | 下载10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疗效.方法:11例患者,年龄3~53(16±15)岁.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为8~38(21.7±10.8)mm,1例心房水平显示双向分流,10例呈左向右分流,均并发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瓣狭窄.先行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其中6例采用肺动脉瓣单球囊,5例采用Inoue二尖瓣球囊扩张;而后置入Amplatzer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缺损,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10~40(22.9±11.5)mm.结果:同期行介入治疗均成功,PBPV术后即刻右室收缩压由术前77±18 mm Hg降至39±7 mm Hg,肺动脉至右心室跨瓣压差由术前47±18mmHg降至9±5 mm Hg(P<0.01).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3~67个月,疗效满意,房间隔未见残余分流.结论:介入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瓣狭窄安全、有效.

作者:韩秀敏;朱鲜阳;邓东安;侯传举;盛晓棠;崔春生;全薇

来源:心脏杂志 2005 年 17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7 | 下载:10
作者:
韩秀敏;朱鲜阳;邓东安;侯传举;盛晓棠;崔春生;全薇
来源:
心脏杂志 2005 年 17卷 3期
标签:
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瓣狭窄 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疗效.方法:11例患者,年龄3~53(16±15)岁.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为8~38(21.7±10.8)mm,1例心房水平显示双向分流,10例呈左向右分流,均并发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瓣狭窄.先行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其中6例采用肺动脉瓣单球囊,5例采用Inoue二尖瓣球囊扩张;而后置入Amplatzer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缺损,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10~40(22.9±11.5)mm.结果:同期行介入治疗均成功,PBPV术后即刻右室收缩压由术前77±18 mm Hg降至39±7 mm Hg,肺动脉至右心室跨瓣压差由术前47±18mmHg降至9±5 mm Hg(P<0.01).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3~67个月,疗效满意,房间隔未见残余分流.结论:介入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瓣狭窄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