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0 | 下载141

目的:观察分析重度失血性休克后凝血机制的变化及其处理.方法: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17例,给予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其全身及手术伤口局部出血情况,定时抽取血样做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测定,对符合凝血功能障碍诊断标准者均给予输血及补充凝血因子、止血及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在休克后发生全身多处出血或渗血;血红蛋白显著低于正常值,血小板明显减少;转氨酶异常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高于正常值,凝血酶原活动度(AT)显著低于正常值(与正常值比较,均P<0.01).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出血现象均得到控制,凝血机制相关指标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或P<0.01),同时转氨酶也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结论:重度失血性休克后均可能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经及时给予输血、补充凝血因子、止血及原发病治疗后,均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侯立朝;熊利泽;陈绍洋;胡文能;朱萧玲

来源:心脏杂志 2005 年 17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0 | 下载:141
作者:
侯立朝;熊利泽;陈绍洋;胡文能;朱萧玲
来源:
心脏杂志 2005 年 17卷 5期
标签:
失血性休克 凝血机制 凝血因子
目的:观察分析重度失血性休克后凝血机制的变化及其处理.方法: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17例,给予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其全身及手术伤口局部出血情况,定时抽取血样做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测定,对符合凝血功能障碍诊断标准者均给予输血及补充凝血因子、止血及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在休克后发生全身多处出血或渗血;血红蛋白显著低于正常值,血小板明显减少;转氨酶异常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高于正常值,凝血酶原活动度(AT)显著低于正常值(与正常值比较,均P<0.01).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出血现象均得到控制,凝血机制相关指标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或P<0.01),同时转氨酶也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结论:重度失血性休克后均可能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经及时给予输血、补充凝血因子、止血及原发病治疗后,均可得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