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9 | 下载13

目的: 探讨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性肥胖大鼠脂肪肝形成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分为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肥胖组(VMH)和下丘脑腹内侧核非损伤对照组(sham),于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和伪性损伤1w后,留取肝脏作形态学观察和测定肝脏甘油三酯、磷脂酰磷酸水解酶、苹果酸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及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活性.结果: VMH组大鼠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明显增高,是对照组的1.8倍,肝脏磷脂酰磷酸水解酶、苹果酸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显微镜下,在VMH肥胖组大鼠肝细胞中可见有大量的脂质颗粒,而其对照组肝细胞中并没有见到类似的脂质颗粒.VMH肥胖组大鼠肝细胞的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活性是对照组的1.15倍,而且肝脏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活性与血浆胰岛素水平呈明显的相关关系(R=0.863,P<0.05).结论: VMH肥胖大鼠肝脏甘油三酯的产生和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活性均明显增高,但后者的增加程度明显低于前者,这样可能导致肝脏中产生的甘油三酯不能被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及时从肝脏转运出去,而导致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积累形成脂肪肝.

作者:薛长勇;郑子新;张荣欣;欧阳红;陆信超;井上修二

来源:营养学报 2002 年 24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9 | 下载:13
作者:
薛长勇;郑子新;张荣欣;欧阳红;陆信超;井上修二
来源:
营养学报 2002 年 24卷 1期
标签:
脂肪肝 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性肥胖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
目的: 探讨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性肥胖大鼠脂肪肝形成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分为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肥胖组(VMH)和下丘脑腹内侧核非损伤对照组(sham),于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和伪性损伤1w后,留取肝脏作形态学观察和测定肝脏甘油三酯、磷脂酰磷酸水解酶、苹果酸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及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活性.结果: VMH组大鼠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明显增高,是对照组的1.8倍,肝脏磷脂酰磷酸水解酶、苹果酸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显微镜下,在VMH肥胖组大鼠肝细胞中可见有大量的脂质颗粒,而其对照组肝细胞中并没有见到类似的脂质颗粒.VMH肥胖组大鼠肝细胞的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活性是对照组的1.15倍,而且肝脏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活性与血浆胰岛素水平呈明显的相关关系(R=0.863,P<0.05).结论: VMH肥胖大鼠肝脏甘油三酯的产生和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活性均明显增高,但后者的增加程度明显低于前者,这样可能导致肝脏中产生的甘油三酯不能被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及时从肝脏转运出去,而导致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积累形成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