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7 | 下载169

目的 探究玻璃体内注射药物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部18例(均单眼患病)被诊断为AMD且需进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患眼作为A组进行3次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对侧健康眼作为B组不进行任何治疗.双眼均在治疗前及3次治疗结束后6h进行相关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测试(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SF)及眼部症状和体征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泪河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和治疗后的泪河高度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治疗前相比,A组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上升,泪河高度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最佳矫正视力、泪河高度改变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治疗后均出现了浅表点状上皮糜烂,B组治疗前后及A组治疗前均未见浅表点状上皮糜烂.两组治疗前的各项眼部症状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A组各项眼部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且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作者:张雨晴;邵毅;葛倩敏;杨林;石文卿;林启;黎彪;袁晴;闵幼兰;周琼

来源:眼科新进展 2020 年 40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7 | 下载:169
作者:
张雨晴;邵毅;葛倩敏;杨林;石文卿;林启;黎彪;袁晴;闵幼兰;周琼
来源:
眼科新进展 2020 年 40卷 3期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眼表 玻璃体内注射 雷珠单抗
目的 探究玻璃体内注射药物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部18例(均单眼患病)被诊断为AMD且需进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患眼作为A组进行3次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对侧健康眼作为B组不进行任何治疗.双眼均在治疗前及3次治疗结束后6h进行相关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测试(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SF)及眼部症状和体征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泪河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和治疗后的泪河高度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治疗前相比,A组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上升,泪河高度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最佳矫正视力、泪河高度改变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治疗后均出现了浅表点状上皮糜烂,B组治疗前后及A组治疗前均未见浅表点状上皮糜烂.两组治疗前的各项眼部症状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A组各项眼部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且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