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1 | 下载36

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病理基础是血-视网膜屏障受损,是多种因子共同影响的结果.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形态变化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 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STZ)建模成功后,按病程分为糖尿病2、4、6、8个月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缓冲液,根据与实验组年龄匹配原则平均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在造模后2、4、6、8个月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组大鼠血清中VEGF质量浓度,125碘(125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ET质量浓度,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中NO浓度并进行比较.于造模后8个月摘除大鼠眼球行常规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在实验各时间点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无明显改变.实验组大鼠造模后4个月开始出现视网膜组织水肿,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造模后6个月可见视网膜出血,造模后8个月可见视网膜血管破裂.实验组大鼠在造模后2、4、6、8个月血清中VEGF和ET质量浓度较同时间点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2个月组血清中NO浓度较同时间点正常对照组升高(Z=-2.193,P<0.05),糖尿病4个月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中NO浓度的

作者:江志坚;董健鸿;王惠英;荣翱;黄亮

来源: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1 年 29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1 | 下载:36
作者:
江志坚;董健鸿;王惠英;荣翱;黄亮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1 年 29卷 10期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素 一氧化氮 Diabetes mellitus Retin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ndothelin Nitric oxide
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病理基础是血-视网膜屏障受损,是多种因子共同影响的结果.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形态变化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 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STZ)建模成功后,按病程分为糖尿病2、4、6、8个月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缓冲液,根据与实验组年龄匹配原则平均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在造模后2、4、6、8个月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组大鼠血清中VEGF质量浓度,125碘(125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ET质量浓度,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中NO浓度并进行比较.于造模后8个月摘除大鼠眼球行常规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在实验各时间点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无明显改变.实验组大鼠造模后4个月开始出现视网膜组织水肿,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造模后6个月可见视网膜出血,造模后8个月可见视网膜血管破裂.实验组大鼠在造模后2、4、6、8个月血清中VEGF和ET质量浓度较同时间点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2个月组血清中NO浓度较同时间点正常对照组升高(Z=-2.193,P<0.05),糖尿病4个月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中NO浓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