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23 | 下载96

目的 观察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和近视性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术前高阶像差均方根(RMS HO)≥0.30 μm的近视或近视性散光患者30例(30眼),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接受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B组患者接受传统的LASIK手术.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行波前像差检查和对比敏感度测试.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随访至术后3个月,A组和B组的logMAR视力分别为-0.12±0.06和-0.09±0.0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A组患者的RMS HO值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7,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在明视无眩光环境1.5 c/d空间频率和3.0 c/d空间频率及暗视无眩光环境18 c/d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均较B组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7、2.175、2.263,P<0.05).结论 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治疗近视和近视性散光安全、有效,在减少术后高阶像差、提高视觉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吴君舒;高韶晖;钟兴武;张晓晓;杨斌;王铮;余克明

来源: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2 年 14卷 9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23 | 下载:96
作者:
吴君舒;高韶晖;钟兴武;张晓晓;杨斌;王铮;余克明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2 年 14卷 9期
标签:
近视 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 虹膜识别 波前像差 Myopia Keratomileusis,laser in situ Iris recognition Wavefront aberration
目的 观察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和近视性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术前高阶像差均方根(RMS HO)≥0.30 μm的近视或近视性散光患者30例(30眼),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接受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B组患者接受传统的LASIK手术.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行波前像差检查和对比敏感度测试.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随访至术后3个月,A组和B组的logMAR视力分别为-0.12±0.06和-0.09±0.0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A组患者的RMS HO值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7,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在明视无眩光环境1.5 c/d空间频率和3.0 c/d空间频率及暗视无眩光环境18 c/d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均较B组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7、2.175、2.263,P<0.05).结论 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治疗近视和近视性散光安全、有效,在减少术后高阶像差、提高视觉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