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29 | 下载229

目的 对长期留置导管与动静脉内瘘行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评估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选择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内瘘组)和长期留置导管(导管组)患者各30例,记录两组血管通路感染率、血栓率、血流量;检测透析前后血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行主观综合营养评价(SGA);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R);使用KDQOL-SFTM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查患者住院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内瘘组和导管组KT/V分别为1.49±0.25、1.45±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实验室检查及S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肾脏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肾脏病给生活带来的负担、工作状况、认知功能、社交质量、体能、总体健康、情感等生存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疼痛方面导管组得分明显高于内瘘组(P<0.05),两组住院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内瘘组(P<0.05),两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留置导管作为无法建立内瘘患者的替代通路,能够满足血液透析和患者生存质量的需要,在减少患者疼痛方面更有优势,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以前显著下降,但仍是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作者:弓伟;范静东;佟峰;叶朝阳

来源: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 年 33卷 1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29 | 下载:229
作者:
弓伟;范静东;佟峰;叶朝阳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 年 33卷 18期
标签:
导管,留置 动静脉瘘 肾透析 Catheters,indwelling Arteriovenous fistula Renal dialysis
目的 对长期留置导管与动静脉内瘘行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评估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选择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内瘘组)和长期留置导管(导管组)患者各30例,记录两组血管通路感染率、血栓率、血流量;检测透析前后血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行主观综合营养评价(SGA);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R);使用KDQOL-SFTM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查患者住院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内瘘组和导管组KT/V分别为1.49±0.25、1.45±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实验室检查及S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肾脏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肾脏病给生活带来的负担、工作状况、认知功能、社交质量、体能、总体健康、情感等生存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疼痛方面导管组得分明显高于内瘘组(P<0.05),两组住院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内瘘组(P<0.05),两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留置导管作为无法建立内瘘患者的替代通路,能够满足血液透析和患者生存质量的需要,在减少患者疼痛方面更有优势,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以前显著下降,但仍是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