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1 | 下载24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对上方裂孔泡状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上方裂孔累及黄斑区的泡状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扣带术16例(16眼)的临床资料.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同样病例20例(20眼)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术.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除术两组的首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75.00%和95.00% (x2=8.973,P=0.033).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巩膜扣带术组成功复位的12例(12眼)为1.02 ±0.38、0.87±0.46和0.76 ±0.53;玻璃体切除组成功复位的19例(19眼)为0.43±0.32、0.28 ±0.25和0.16±0.26.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4、1.186、1.273,P=0.021、0.016、o.o11).玻璃体切除术组复位者术后1周黄斑区视网膜下已无积液,而巩膜扣带术组复位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黄斑区视网膜下液的发生率分别为66.7%、58.3%、58.3%,对比两组各时间点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x2=17.072、14.316、14.316,P=0.000、0.000、0.000).结论 上方裂孔的泡状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可良好复位视网膜,避免黄斑区视网膜下液长久积存,早期恢复视功能.

作者:汪向利;张宸嘉

来源: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9 年 41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1 | 下载:24
作者:
汪向利;张宸嘉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9 年 41卷 10期
标签:
视网膜脱离,孔源性 玻璃体切除术 扣带术,巩膜 积液,视网膜下 Detachment,retinal,rhegmatogenous Vitrectomy Buckling,scleral Fluid,subretinal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对上方裂孔泡状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上方裂孔累及黄斑区的泡状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扣带术16例(16眼)的临床资料.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同样病例20例(20眼)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术.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除术两组的首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75.00%和95.00% (x2=8.973,P=0.033).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巩膜扣带术组成功复位的12例(12眼)为1.02 ±0.38、0.87±0.46和0.76 ±0.53;玻璃体切除组成功复位的19例(19眼)为0.43±0.32、0.28 ±0.25和0.16±0.26.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4、1.186、1.273,P=0.021、0.016、o.o11).玻璃体切除术组复位者术后1周黄斑区视网膜下已无积液,而巩膜扣带术组复位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黄斑区视网膜下液的发生率分别为66.7%、58.3%、58.3%,对比两组各时间点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x2=17.072、14.316、14.316,P=0.000、0.000、0.000).结论 上方裂孔的泡状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可良好复位视网膜,避免黄斑区视网膜下液长久积存,早期恢复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