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12 | 下载6

目的 通过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与成熟内皮细胞非接触共培养表达特异性内皮细胞标志物的情况,探讨微环境依赖性的、体外非接触共培养方法对MSCs向内皮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培养的hMSCs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在Transwell内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hMSCs表型,RT-PCR鉴定诱导后hMSCs的CD31、VWF、 VE-Cadherin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鉴定诱导后hMSCs特异性内皮细胞标志物VCAM1和CD31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诱导后hMSCs的超微结构.结果 细胞培养第2周,开始出现形态学改变,胞体回缩,呈多角形改变.细胞培养第3周,细胞增生速度明显加快,形态学上呈卵圆形或"铺路石"样改变;在基因水平上,RT-PCR显示经典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VWF、VE-cadherin mRNA的高表达;在蛋白水平上,免疫荧光染色CD31、和VCAM1表达阳性;透射电镜下诱导后细胞显示内皮细胞特有的Weibel-Palade小体.结论 hMSCs在共培养的微环境中,可以分化成内皮细胞表型,其机制是通过内皮细胞的旁分泌作用,而不需要hMSCs与内皮细胞的直接接触.转化的内皮细胞在形态上、基因、蛋白表达、超微结构等方面均显示了内皮细胞的特征.

作者:何威;杨旭辉;林秋雄;余伟华;吴伟康

来源:医学研究杂志 2010 年 39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12 | 下载:6
作者:
何威;杨旭辉;林秋雄;余伟华;吴伟康
来源:
医学研究杂志 2010 年 39卷 8期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内皮细胞 Transwell
目的 通过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与成熟内皮细胞非接触共培养表达特异性内皮细胞标志物的情况,探讨微环境依赖性的、体外非接触共培养方法对MSCs向内皮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培养的hMSCs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在Transwell内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hMSCs表型,RT-PCR鉴定诱导后hMSCs的CD31、VWF、 VE-Cadherin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鉴定诱导后hMSCs特异性内皮细胞标志物VCAM1和CD31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诱导后hMSCs的超微结构.结果 细胞培养第2周,开始出现形态学改变,胞体回缩,呈多角形改变.细胞培养第3周,细胞增生速度明显加快,形态学上呈卵圆形或"铺路石"样改变;在基因水平上,RT-PCR显示经典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VWF、VE-cadherin mRNA的高表达;在蛋白水平上,免疫荧光染色CD31、和VCAM1表达阳性;透射电镜下诱导后细胞显示内皮细胞特有的Weibel-Palade小体.结论 hMSCs在共培养的微环境中,可以分化成内皮细胞表型,其机制是通过内皮细胞的旁分泌作用,而不需要hMSCs与内皮细胞的直接接触.转化的内皮细胞在形态上、基因、蛋白表达、超微结构等方面均显示了内皮细胞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