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4 | 下载51

目的 评价术前双源心脏CT(DSCT)检查在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脱离术中造影进行PDA介入治疗的方法.方法 38例经超声诊断为PDA的患者,其中21例术前行心脏DSCT检查,重建获得PDA影像,并与术中造影所显示PDA形态对比;在此基础上,后17例经超声诊断为PDA的患者,尝试根据术前CT检查结果指导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不穿刺股动脉、不进行降主动脉造影,经静脉途径直接完成介入治疗,术中、术后以心脏超声随诊评价疗效.结果 术中造影组21例PDA患者CT重建图像与术中造影影像形态高度一致,CT重建图像、术中造影PDA最窄径分别为(5.2±1.9)mm vs(4.7±1.7)mm(相关系数0.88);释放后封堵器腰部直径为(7.0±2.0)mm(与CT重建PDA最窄径相关系数为0.92,与术中造影PDA最窄径相关系数为0.90);术前接受CT检查、术中未进行造影,尝试直接封堵的17例患者皆成功完成介入治疗,CT重建PDA最窄径以及释放后封堵器腰部直径分别为(5.0±1.9)mm vs(6.7士2.2)mm,术后随访未见左肺动脉、降主动脉医源性狭窄.结论 术前心脏DSCT检查可以获得准确的PDA解剖影像资料,初步临床资料显示,它可以替代术中造影,为PDA的介入治疗提供充足的支持;同时术前CT检查有助于发现合并的心脏大血管畸形,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D

作者:黄微;刘廷亮;黄美蓉;高伟;余志庆;范慧敏;刘泳;张蕾

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4 | 下载:51
作者:
黄微;刘廷亮;黄美蓉;高伟;余志庆;范慧敏;刘泳;张蕾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6期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目的 评价术前双源心脏CT(DSCT)检查在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脱离术中造影进行PDA介入治疗的方法.方法 38例经超声诊断为PDA的患者,其中21例术前行心脏DSCT检查,重建获得PDA影像,并与术中造影所显示PDA形态对比;在此基础上,后17例经超声诊断为PDA的患者,尝试根据术前CT检查结果指导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不穿刺股动脉、不进行降主动脉造影,经静脉途径直接完成介入治疗,术中、术后以心脏超声随诊评价疗效.结果 术中造影组21例PDA患者CT重建图像与术中造影影像形态高度一致,CT重建图像、术中造影PDA最窄径分别为(5.2±1.9)mm vs(4.7±1.7)mm(相关系数0.88);释放后封堵器腰部直径为(7.0±2.0)mm(与CT重建PDA最窄径相关系数为0.92,与术中造影PDA最窄径相关系数为0.90);术前接受CT检查、术中未进行造影,尝试直接封堵的17例患者皆成功完成介入治疗,CT重建PDA最窄径以及释放后封堵器腰部直径分别为(5.0±1.9)mm vs(6.7士2.2)mm,术后随访未见左肺动脉、降主动脉医源性狭窄.结论 术前心脏DSCT检查可以获得准确的PDA解剖影像资料,初步临床资料显示,它可以替代术中造影,为PDA的介入治疗提供充足的支持;同时术前CT检查有助于发现合并的心脏大血管畸形,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