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36

目的 对前期建立的应用18F-DG PET/CT诊断肺孤立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的数学模型加以临床验证.方法 采用前瞻性试验方法,连续收集自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于我中心行18F-DG PET/CT检查的SPN患者共109例(恶性67例,良性42例).根据前期模型所需,收集患者年龄、密度、瘤肺交界情况、分叶、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和FDG摄取程度作为诊断SPN的影响因子,输入数学模型,计算诊断效率,并与2名具有丰富PET/CT阅片经验的高年资医师诊断结果对比,比较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应用前期数学模型判断SPN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为95.52%、特异度69.05%、阳性预测值83.12%、阴性预测值90.63%、准确率85.32%;医师的诊断灵敏度为97.01%、特异度52.38%、阳性预测值76.47%、阴性预测值91.67%、准确率79.82%;数学模型诊断SPN良、恶性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curve)为0.887±0.034,明显高于医师的诊断结果(AUC 0.747士0.05).结论 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的18F-DG PET/CT诊断SPN良、恶性的数学模型诊断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虞梅;童林军;施一平;万良荣;陈涛

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36
作者:
陈虞梅;童林军;施一平;万良荣;陈涛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7期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氟化去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数学模型 临床验证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18F-DG tomography Emission-computed mathematical model diagnosis Clinical verification
目的 对前期建立的应用18F-DG PET/CT诊断肺孤立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的数学模型加以临床验证.方法 采用前瞻性试验方法,连续收集自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于我中心行18F-DG PET/CT检查的SPN患者共109例(恶性67例,良性42例).根据前期模型所需,收集患者年龄、密度、瘤肺交界情况、分叶、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和FDG摄取程度作为诊断SPN的影响因子,输入数学模型,计算诊断效率,并与2名具有丰富PET/CT阅片经验的高年资医师诊断结果对比,比较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应用前期数学模型判断SPN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为95.52%、特异度69.05%、阳性预测值83.12%、阴性预测值90.63%、准确率85.32%;医师的诊断灵敏度为97.01%、特异度52.38%、阳性预测值76.47%、阴性预测值91.67%、准确率79.82%;数学模型诊断SPN良、恶性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curve)为0.887±0.034,明显高于医师的诊断结果(AUC 0.747士0.05).结论 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的18F-DG PET/CT诊断SPN良、恶性的数学模型诊断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