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探讨利用 16 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膈下动脉的显示,评价其在显示膈下动脉特别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肝外营养血管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47 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肝细胞癌组)和 78 例腹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对照组)患者的腹部 CTA 资料,对所有图像分别采用MIP、CPR和VR三种重建技术观察其显示双侧膈下动脉的能力,并测量其右侧膈下动脉的直径.结果 三种重建方法显示膈下动脉的能力有显著性差异,MIP明显优于CPR及VR,CPR又优于VR.肝细胞癌组右侧膈下动脉的平均直径为2.3±0.3 mm(1.6~2.8 mm),对照组右膈下动脉的平均直径为2.1±0.3 mm(1.2~2.8 mm).肝细胞癌组有膈下动脉的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6 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快速、精确、非损伤性的显示双侧膈下动脉,能显示膈下动脉参与供血的直接征象(有分支进入瘤内)和间接征象(膈下动脉增粗),在肝细胞癌病人TACE术前方案的制订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亮;梁锦发;梁荣真;曾炳恬

来源: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2 年 21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李亮;梁锦发;梁荣真;曾炳恬
来源: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2 年 21卷 3期
标签:
膈下动脉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肝细胞癌
目的 探讨利用 16 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膈下动脉的显示,评价其在显示膈下动脉特别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肝外营养血管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47 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肝细胞癌组)和 78 例腹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对照组)患者的腹部 CTA 资料,对所有图像分别采用MIP、CPR和VR三种重建技术观察其显示双侧膈下动脉的能力,并测量其右侧膈下动脉的直径.结果 三种重建方法显示膈下动脉的能力有显著性差异,MIP明显优于CPR及VR,CPR又优于VR.肝细胞癌组右侧膈下动脉的平均直径为2.3±0.3 mm(1.6~2.8 mm),对照组右膈下动脉的平均直径为2.1±0.3 mm(1.2~2.8 mm).肝细胞癌组有膈下动脉的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6 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快速、精确、非损伤性的显示双侧膈下动脉,能显示膈下动脉参与供血的直接征象(有分支进入瘤内)和间接征象(膈下动脉增粗),在肝细胞癌病人TACE术前方案的制订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