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4 | 下载16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6 月首次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 195 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攻击问卷(AQ)评估患者的攻击行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对不同人口学资料和不同严重程度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攻击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的方式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性别、居住地、独生情况、教养方式、精神疾病家族史患者AQ评分比较(P<0.05).其中女性、城镇、独生、暴力型、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患者AQ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敌意及A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及AQ评分高于轻、中度组,重度组敌意评分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患者愤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暴力型教养方式、抑郁严重程度是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回归方程如下:Y=83.009+5.640X1+8.306X2+9.516X3.结论 女性、居住在城镇、独生子女、暴力型家庭教养方式、重度抑郁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即女性、暴力型家庭教养方式、重度

作者:路月英;冯红云;曹旭影;李幼东;彭雨涵;葛怡然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23 年 20卷 1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4 | 下载:16
作者:
路月英;冯红云;曹旭影;李幼东;彭雨涵;葛怡然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2023 年 20卷 18期
标签:
青少年 抑郁症 攻击行为 教养方式 Adolescent Depression Aggressive behavior Parenting style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6 月首次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 195 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攻击问卷(AQ)评估患者的攻击行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对不同人口学资料和不同严重程度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攻击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的方式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性别、居住地、独生情况、教养方式、精神疾病家族史患者AQ评分比较(P<0.05).其中女性、城镇、独生、暴力型、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患者AQ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敌意及A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及AQ评分高于轻、中度组,重度组敌意评分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患者愤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暴力型教养方式、抑郁严重程度是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回归方程如下:Y=83.009+5.640X1+8.306X2+9.516X3.结论 女性、居住在城镇、独生子女、暴力型家庭教养方式、重度抑郁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即女性、暴力型家庭教养方式、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