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4 | 下载0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黄芩对干酵母诱导的热病证候模型的影响,揭示黄芩的苦寒性效关系.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模型组、黄芩高和低剂量(生药12、3 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sc干酵母悬液(10 mL/kg);黄芩组分别于造模后4、8h分别ig给予黄芩水提取液各1次,对照组和模型组ig同体积蒸馏水.以热证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变化规律为切入点,应用代谢组学、UPLC/ESI-TOF-MS法、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等技术,研究干酵母诱导的热病证候的代谢特性及黄芩的干预作用,进而探讨中药性味与药效的相关性.结果 确定了30个热证特异性生物标志物,鉴定其中1个离子结构为L-苯丙氨酰-L-羟脯氨酸,并与脯氨酸和苯丙氨酸代谢通路等代谢途径相关.黄芩高、低剂量组各对13个离子具有明显的回调作用.结论 从热病证候代谢物组的整体及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揭示了黄芩干预热病证候的作用及其苦寒性效关系.

作者:汪娜;柳长凤;刘树民;杨智明;李煦照

来源:中草药 2013 年 44卷 1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4 | 下载:0
作者:
汪娜;柳长凤;刘树民;杨智明;李煦照
来源:
中草药 2013 年 44卷 18期
标签:
黄芩 代谢组学 热证 生物标志物 苦寒性效关系 L-苯丙氨酰-L-羟脯氨酸 Scutellariae Radix metabolomics fever syndrome biomarker property-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bitter and cold L-phenylalanyl-L-hydroxyproline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黄芩对干酵母诱导的热病证候模型的影响,揭示黄芩的苦寒性效关系.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模型组、黄芩高和低剂量(生药12、3 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sc干酵母悬液(10 mL/kg);黄芩组分别于造模后4、8h分别ig给予黄芩水提取液各1次,对照组和模型组ig同体积蒸馏水.以热证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变化规律为切入点,应用代谢组学、UPLC/ESI-TOF-MS法、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等技术,研究干酵母诱导的热病证候的代谢特性及黄芩的干预作用,进而探讨中药性味与药效的相关性.结果 确定了30个热证特异性生物标志物,鉴定其中1个离子结构为L-苯丙氨酰-L-羟脯氨酸,并与脯氨酸和苯丙氨酸代谢通路等代谢途径相关.黄芩高、低剂量组各对13个离子具有明显的回调作用.结论 从热病证候代谢物组的整体及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揭示了黄芩干预热病证候的作用及其苦寒性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