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3 | 下载0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化合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为标准,依据中药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小分子靶点预测平台(SwissTargetPrediction)、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Genecards)预测和筛选黄芪的活性成分及治疗DN的作用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作用靶点的基因本体(GO)注释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和蛋白功能归属.结果 从黄芪中筛选得到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芒柄花素、黄芪皂苷Ⅰ~Ⅳ等24个活性成分,作用于172个DN靶点,筛选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18个关键靶点.调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AGEs-RAGE)介导的信号通路、磷酯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叉头框转录因子O(PI3K/Akt/FoxO)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等关键代谢通路.参与物质代谢、氧化还原、信号转导、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结论 黄芪及其活性成分通过多个靶点、多条通路发挥治疗DN的作用.

作者:宋建波;廖晖;李元平

来源:中草药 2020 年 51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3 | 下载:0
作者:
宋建波;廖晖;李元平
来源:
中草药 2020 年 51卷 11期
标签:
黄芪 糖尿病肾病 网络药理学 富集分析 作用机制 口服生物利用度 类药性 GO注释 KEGG通路富集分析 槲皮素 黄芪皂苷 山柰酚 异鼠李素 芒柄花素 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化合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为标准,依据中药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小分子靶点预测平台(SwissTargetPrediction)、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Genecards)预测和筛选黄芪的活性成分及治疗DN的作用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作用靶点的基因本体(GO)注释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和蛋白功能归属.结果 从黄芪中筛选得到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芒柄花素、黄芪皂苷Ⅰ~Ⅳ等24个活性成分,作用于172个DN靶点,筛选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18个关键靶点.调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AGEs-RAGE)介导的信号通路、磷酯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叉头框转录因子O(PI3K/Akt/FoxO)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等关键代谢通路.参与物质代谢、氧化还原、信号转导、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结论 黄芪及其活性成分通过多个靶点、多条通路发挥治疗DN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