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2 | 下载83

目的 报道1例胸腔积液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并进行文献复习,以加强对淋巴瘤细胞学诊断的认识.方法 胸腔积液常规细胞学涂片、沉渣包埋,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从细胞学角度明确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果 胸腔积液涂片中细胞丰富,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肿瘤细胞有3种:单核、双核和多核细胞;单核淋巴细胞核浆比高,核呈肾形,核仁明显;多核细胞核排列成花环状或马蹄形,可见多个核仁;双核细胞类似霍奇金淋巴瘤中的R-S细胞.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胞质内可见空泡.背景可见小的成熟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沉渣包埋免疫组化示CD30、ALK、CD68、granzyme B和CD4(+),CD15和MUM1(-);散在瘤细胞CD5(+),CD3、CD8和CD20、CK5/6、calretinin和pan-CK(-).颈部淋巴结活检证实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为(-).结论 胸腔积液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少见,难度高.诊断对免疫组化的依赖程度较高.

作者:常晓燕;孟芝兰;梁智勇;顾建刚;凌庆;罗玉凤

来源: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2 年 19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2 | 下载:83
作者:
常晓燕;孟芝兰;梁智勇;顾建刚;凌庆;罗玉凤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2 年 19卷 2期
标签:
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 胸腔积液
目的 报道1例胸腔积液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并进行文献复习,以加强对淋巴瘤细胞学诊断的认识.方法 胸腔积液常规细胞学涂片、沉渣包埋,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从细胞学角度明确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果 胸腔积液涂片中细胞丰富,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肿瘤细胞有3种:单核、双核和多核细胞;单核淋巴细胞核浆比高,核呈肾形,核仁明显;多核细胞核排列成花环状或马蹄形,可见多个核仁;双核细胞类似霍奇金淋巴瘤中的R-S细胞.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胞质内可见空泡.背景可见小的成熟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沉渣包埋免疫组化示CD30、ALK、CD68、granzyme B和CD4(+),CD15和MUM1(-);散在瘤细胞CD5(+),CD3、CD8和CD20、CK5/6、calretinin和pan-CK(-).颈部淋巴结活检证实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为(-).结论 胸腔积液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少见,难度高.诊断对免疫组化的依赖程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