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00 | 下载176

目的 探讨嗜酸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遗传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6例OPRCC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及分子遗传学进行探讨,并复习文献.结果 OPRCC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57岁),男女之比为5∶1.能够获得随访资料的4例患者均无瘤生存.所有病例的组织形态均以乳头状结构为主,乳头具有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乳头表面衬覆单层肿瘤细胞.瘤细胞胞质丰富、颗粒状、嗜酸性,胞核圆形或卵圆形;间质内常见泡沫巨噬细胞(4/6)及出血(5/6).免疫组化:6例肿瘤细胞P504S、vimentin 和CD10均弥漫强(+),部分病例E-cad、EMA和CK7(+),阳性率分别为83.3% (5/6)、33.3% (2/6)和16.7%(1/6);CD117均(-).5例采用FISH方法检测7号、17号和Y染色体,其中3例存在7号染色体三倍体,2例存在17号染色体3倍体;4例男性患者中,1例存在Y染色体缺失.结论 OPRCC具有特殊的形态学特征和良好的临床预后,其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与乳头状肾细胞癌高度相似.该肿瘤能否定义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特殊变异型尚待今后更大样本的研究.

作者:夏秋媛;李莉;沈勤;饶秋;余波;章如松;王建东;马恒辉;陆珍凤

来源: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4 年 21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00 | 下载:176
作者:
夏秋媛;李莉;沈勤;饶秋;余波;章如松;王建东;马恒辉;陆珍凤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4 年 21卷 1期
标签:
乳头状肾细胞癌 嗜酸性肿瘤 免疫组化 荧光原位杂交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Oncocytic tumors Immunohistochemistr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目的 探讨嗜酸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遗传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6例OPRCC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及分子遗传学进行探讨,并复习文献.结果 OPRCC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57岁),男女之比为5∶1.能够获得随访资料的4例患者均无瘤生存.所有病例的组织形态均以乳头状结构为主,乳头具有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乳头表面衬覆单层肿瘤细胞.瘤细胞胞质丰富、颗粒状、嗜酸性,胞核圆形或卵圆形;间质内常见泡沫巨噬细胞(4/6)及出血(5/6).免疫组化:6例肿瘤细胞P504S、vimentin 和CD10均弥漫强(+),部分病例E-cad、EMA和CK7(+),阳性率分别为83.3% (5/6)、33.3% (2/6)和16.7%(1/6);CD117均(-).5例采用FISH方法检测7号、17号和Y染色体,其中3例存在7号染色体三倍体,2例存在17号染色体3倍体;4例男性患者中,1例存在Y染色体缺失.结论 OPRCC具有特殊的形态学特征和良好的临床预后,其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与乳头状肾细胞癌高度相似.该肿瘤能否定义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特殊变异型尚待今后更大样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