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2 | 下载37

背景与目的:2008年国内鼻咽癌分期中,颈部淋巴结的大小成为分期的依据之一,即单侧淋巴结直径>3 cm为N2,而AJCC分期对直径<6 cm的淋巴结,其大小没有考虑在分期内.本文旨在分析颈部淋巴结最大直径在早期鼻咽癌中的预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357例经病理证实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初治早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年龄10~87岁,中位年龄49岁,男性267例,女性90例.根据2002年UICC分期:T1、T2期分别为117、240例,淋巴结最大直径(Dmax)≤3 cm和3 cm<Dmax≤6 cm分别为271例、86例.鼻咽原发病灶主要采用60Co-γ线、6 MV X线常规分割照射,每次1.8~2.0 Gy,总剂量64~74 Gy.常规放疗结束后,如鼻咽镜或CT提示有肿瘤残存者,则通过耳后野、颅底野、后装及适形加量6~20 Gy.颈部放射源用60Co-γ线、180 kV X线和9 MeV电子束,预防剂量50~56 Gy,根治剂量60~68 Gy.结果:全部病例随诊时间3~90个月,中位随访54个月.共计有14例患者颈部复发,33例患者原发灶复发;47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骨转移20例,肺转移10例,肝脏转移7例,另有10例合并2个或以上器官转移.共计有68例患者死亡,其中32例死于远处转移,23例死于局部区域失败,5例死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例死于第二原发肿瘤,6例死于其他原因.总的5年生存率(overall su

作者:高云生;许婷婷;何霞云;应红梅;朱国培;沈春英;吴永如;胡超苏

来源:中国癌症杂志 2012 年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2 | 下载:37
作者:
高云生;许婷婷;何霞云;应红梅;朱国培;沈春英;吴永如;胡超苏
来源:
中国癌症杂志 2012 年 10期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淋巴结最大径 预后分析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adiotherapy Maximal diameter of lymph node Prognostic factor
背景与目的:2008年国内鼻咽癌分期中,颈部淋巴结的大小成为分期的依据之一,即单侧淋巴结直径>3 cm为N2,而AJCC分期对直径<6 cm的淋巴结,其大小没有考虑在分期内.本文旨在分析颈部淋巴结最大直径在早期鼻咽癌中的预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357例经病理证实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初治早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年龄10~87岁,中位年龄49岁,男性267例,女性90例.根据2002年UICC分期:T1、T2期分别为117、240例,淋巴结最大直径(Dmax)≤3 cm和3 cm<Dmax≤6 cm分别为271例、86例.鼻咽原发病灶主要采用60Co-γ线、6 MV X线常规分割照射,每次1.8~2.0 Gy,总剂量64~74 Gy.常规放疗结束后,如鼻咽镜或CT提示有肿瘤残存者,则通过耳后野、颅底野、后装及适形加量6~20 Gy.颈部放射源用60Co-γ线、180 kV X线和9 MeV电子束,预防剂量50~56 Gy,根治剂量60~68 Gy.结果:全部病例随诊时间3~90个月,中位随访54个月.共计有14例患者颈部复发,33例患者原发灶复发;47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骨转移20例,肺转移10例,肝脏转移7例,另有10例合并2个或以上器官转移.共计有68例患者死亡,其中32例死于远处转移,23例死于局部区域失败,5例死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例死于第二原发肿瘤,6例死于其他原因.总的5年生存率(overall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