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3 | 下载85

目的:研究c-Kit和干细胞因子(SCF)在实验性肝炎大鼠肝脏组织的表达及抗组胺治疗后的变化.方法:取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慢性肝炎组(CH)和抗组胺治疗组(AH).CH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用40%四氯化碳油溶液皮下注射,同时辅以低蛋白、低胆碱、高脂肪、高醇饮食),AH组在CH的基础上给予抗组胺治疗(酮替芬).4周末处死动物,取血分别检测血浆类胰蛋白酶(TS)和组胺(HA)水平,同时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及肥大细胞形态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脏c-Kit和SCF的表达.用RT-PCR方法观察肝组织c-Kit和SC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肝炎组TS、血和肝组织HA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经抗组胺治疗后,TS、血和肝组织H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2)光镜下,慢性肝炎组有脂肪变性和纤维化形成,而治疗组肝损伤明显减轻;甲苯胺蓝染色可见慢性肝炎组肝脏血管周围及纤维间隔内大量正在脱颗粒和已经脱颗粒的充满紫色颗粒的肥大细胞.治疗组仅见胞浆中充有少量紫色颗粒.定量统计发现,慢性肝炎组肥大细胞数目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抗组胺治疗后,肥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3)RT-PCR结果显示抗组胺治疗可以下调c-Kit和SCF mRNA表达水平(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慢性肝

作者:李红;赵龙凤;郝彦琴;尹镭;赵元昌;韩德五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3 年 29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3 | 下载:85
作者:
李红;赵龙凤;郝彦琴;尹镭;赵元昌;韩德五
来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3 年 29卷 9期
标签:
肝炎,慢性 大鼠 抗组胺药 肥大细胞 c-Kit蛋白 干细胞因子 Hepatitis,chronic Rats Antihistamines Mast cells c-Kit protein Stem cell factor
目的:研究c-Kit和干细胞因子(SCF)在实验性肝炎大鼠肝脏组织的表达及抗组胺治疗后的变化.方法:取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慢性肝炎组(CH)和抗组胺治疗组(AH).CH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用40%四氯化碳油溶液皮下注射,同时辅以低蛋白、低胆碱、高脂肪、高醇饮食),AH组在CH的基础上给予抗组胺治疗(酮替芬).4周末处死动物,取血分别检测血浆类胰蛋白酶(TS)和组胺(HA)水平,同时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及肥大细胞形态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脏c-Kit和SCF的表达.用RT-PCR方法观察肝组织c-Kit和SC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肝炎组TS、血和肝组织HA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经抗组胺治疗后,TS、血和肝组织H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2)光镜下,慢性肝炎组有脂肪变性和纤维化形成,而治疗组肝损伤明显减轻;甲苯胺蓝染色可见慢性肝炎组肝脏血管周围及纤维间隔内大量正在脱颗粒和已经脱颗粒的充满紫色颗粒的肥大细胞.治疗组仅见胞浆中充有少量紫色颗粒.定量统计发现,慢性肝炎组肥大细胞数目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抗组胺治疗后,肥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3)RT-PCR结果显示抗组胺治疗可以下调c-Kit和SCF mRNA表达水平(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慢性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