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7 | 下载81

目的:为了全面地反映急进高原过程中机体的一些真实改变,本实验通过动态监测清醒和麻醉2种不同状态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旨在探讨清醒和麻醉状态大鼠在急性缺氧时血流动力学的差异,并以此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麻醉组、清醒组、5000 m麻醉对照( A-5000-control)组、5000 m麻醉氨基胍( A-5000-AG)组、5000 m清醒对照( C-5000-control)组和5000 m清醒氨基胍( C-5000-AG)组。麻醉组和清醒组大鼠在低压氧舱从2260 m开始,以2 m/s模拟急进高原5000 m过程;其余4组均在模拟5000 m海拔条件下进行。实验期间通过PowerLab生理记录仪实时、动态地监测整个过程中大鼠的系统动脉压( system arterial pressure, Psa)、中心静脉压(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心率( heart rate, HR)和呼吸频率( breathing rate, BR)。结果:清醒组大鼠的HR和BR明显高于麻醉组,但MAP明显低于麻醉组。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清醒组和麻醉组大鼠均出现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降低,且清醒组大鼠降低更为显著。另外,在5000 m时,清醒组大鼠HR明显降低,而整个过程中2组大鼠的BR均无明显改变。静脉注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

作者:蔡秋瑾;李筱玥;张欢;刘瑞欣;周振;纪巧荣;高飞;张伟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5 年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7 | 下载:81
作者:
蔡秋瑾;李筱玥;张欢;刘瑞欣;周振;纪巧荣;高飞;张伟
来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5 年 5期
标签:
急性高原病 低氧 血压 呼吸 Acute high-altitude sickness Hypoxia Blood pressure Breath
目的:为了全面地反映急进高原过程中机体的一些真实改变,本实验通过动态监测清醒和麻醉2种不同状态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旨在探讨清醒和麻醉状态大鼠在急性缺氧时血流动力学的差异,并以此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麻醉组、清醒组、5000 m麻醉对照( A-5000-control)组、5000 m麻醉氨基胍( A-5000-AG)组、5000 m清醒对照( C-5000-control)组和5000 m清醒氨基胍( C-5000-AG)组。麻醉组和清醒组大鼠在低压氧舱从2260 m开始,以2 m/s模拟急进高原5000 m过程;其余4组均在模拟5000 m海拔条件下进行。实验期间通过PowerLab生理记录仪实时、动态地监测整个过程中大鼠的系统动脉压( system arterial pressure, Psa)、中心静脉压(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心率( heart rate, HR)和呼吸频率( breathing rate, BR)。结果:清醒组大鼠的HR和BR明显高于麻醉组,但MAP明显低于麻醉组。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清醒组和麻醉组大鼠均出现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降低,且清醒组大鼠降低更为显著。另外,在5000 m时,清醒组大鼠HR明显降低,而整个过程中2组大鼠的BR均无明显改变。静脉注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