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7 | 下载0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就诊并采用超声造影和核磁共振(MRI)行颈动脉斑块检测的17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评价超声造影在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中的作用.检测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因多数数据呈偏态分布,故行自然对数转换为近似正态后,采用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的LSD-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患者检出颈动脉斑块178块,包括软斑64块,硬斑39块,混合斑51块,钙化斑24块;部位在颈总动脉35块,颈动脉窦部125块,颈内动脉18块.超声造影结果显示,软斑+混合斑的最大增强密度明显高于硬斑+钙化斑(P <0.05);MRI结果显示,软斑的脂质坏死核体积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均<0.05),软斑和混合斑的斑块内出血体积高于硬斑(P均<0.05).结论 采用超声造影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进行观察,可以明确区分出斑块属于软斑和混合斑、硬斑和钙化斑,但是对软斑和混合斑的区分难度较大,需要结合临床和MRI进一步判断,以避免不稳定斑块漏诊情况的发生.

作者:翁萍;任静;胡佳俊;梅娜;刘娟

来源:中国临床研究 2017 年 30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7 | 下载:0
作者:
翁萍;任静;胡佳俊;梅娜;刘娟
来源:
中国临床研究 2017 年 30卷 4期
标签:
超声造影 核磁共振 脑梗死,老年 颈动脉斑块 稳定性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就诊并采用超声造影和核磁共振(MRI)行颈动脉斑块检测的17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评价超声造影在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中的作用.检测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因多数数据呈偏态分布,故行自然对数转换为近似正态后,采用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的LSD-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患者检出颈动脉斑块178块,包括软斑64块,硬斑39块,混合斑51块,钙化斑24块;部位在颈总动脉35块,颈动脉窦部125块,颈内动脉18块.超声造影结果显示,软斑+混合斑的最大增强密度明显高于硬斑+钙化斑(P <0.05);MRI结果显示,软斑的脂质坏死核体积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均<0.05),软斑和混合斑的斑块内出血体积高于硬斑(P均<0.05).结论 采用超声造影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进行观察,可以明确区分出斑块属于软斑和混合斑、硬斑和钙化斑,但是对软斑和混合斑的区分难度较大,需要结合临床和MRI进一步判断,以避免不稳定斑块漏诊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