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1 | 下载0

目的:探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总结手术治疗PDA的经验。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诊断为PDA并行手术治疗的早产儿19例为手术组,同期未行手术治疗的19例PDA早产儿为非手术组。分析两组在病史因素、临床因素、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从术前准备及手术结果方面分析手术治疗的特点及临床效果。结果非手术组早产儿胎龄及出生体重均大于手术组(P<0.01),且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患儿PDA直径、超声确诊时间及辅助通气时间均大于非手术组,且药物治疗、左心房/主动脉根部(LA/AO)比值>1.3及导管直径的平方/出生体重(d2/BW)比值>9 mm2/kg的发生率均高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早产儿BPD发生率高于非手术组(P<0.01);而死亡、脑白质损伤、颅内出血和NEC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临床症状且内科保守治疗或药物治疗无好转的早产儿PDA,外科结扎术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丹;毛健

来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年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1 | 下载:0
作者:
陈丹;毛健
来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年 10期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治疗 早产儿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Treatment Premature infant
目的:探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总结手术治疗PDA的经验。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诊断为PDA并行手术治疗的早产儿19例为手术组,同期未行手术治疗的19例PDA早产儿为非手术组。分析两组在病史因素、临床因素、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从术前准备及手术结果方面分析手术治疗的特点及临床效果。结果非手术组早产儿胎龄及出生体重均大于手术组(P<0.01),且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患儿PDA直径、超声确诊时间及辅助通气时间均大于非手术组,且药物治疗、左心房/主动脉根部(LA/AO)比值>1.3及导管直径的平方/出生体重(d2/BW)比值>9 mm2/kg的发生率均高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早产儿BPD发生率高于非手术组(P<0.01);而死亡、脑白质损伤、颅内出血和NEC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临床症状且内科保守治疗或药物治疗无好转的早产儿PDA,外科结扎术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